随着现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的乳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尤其以乳腺增生发病率逐年增高。
目前,西医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多以激素、手术为主。中医中药治疗乳腺增生则相对具有一定的优势,准确辩证的情况下,“积者可散,坚者可软”,并具有作用持久、标本兼治、疗效巩固,不易复发的优点。
乳腺增生易患人群
(1)月经初潮过早或停经过晚的;
(2)精神长期紧张、压力大或者遭受剧烈打击和刺激的;
(3)未婚者、未生育者、未哺乳者、性生活过少者;
(4)长期摄入高脂高热饮食者;
(5)经常内服、外用含雌激素的丰乳产品者;
(6)胸部以上特别肥胖、或绝经前身体偏瘦者;
(7)过度劳累、不当避孕者;
(8)肝经不调,月经紊乱者。
本病多为良性慢性疾病,少数青春期乳腺小叶增生可自愈,另有一部分轻度增生患者,在绝经后也会不治而愈。
但决不容许有侥幸心理,因为增生如果不疏通开就会打结,时间久了就容易变成乳腺结节。如果结节长期不疏通在纤维上打结就是纤维瘤,在血管上打结就会成血管瘤。
中医眼中的乳腺增生
本病属中医“乳癖”、“乳核”范围,《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
中医认为乳癖病冲任失调为基础,肝气郁结为诱因,痰瘀互结为结果。单纯西医除了主张手术及激素治疗外,无特异性治疗。而中医治疗乳腺增生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且效果显著,治疗方法多样。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是肝失疏泄导致气机不畅,脾失健运引起痰浊内生,肾气不足而使肝失所养,冲任无以灌养,冲任二脉失于条达。气滞、血瘀、痰凝,结聚于乳房而发为乳癖。根据其病因病机可大致制定乳腺增生的四大中医治法:
?温肾助阳补益冲任法,此法适用于一些中年妇女,常见乳腺胀痛或胀痛不明显,伴腰酸乏力,畏寒肢凉,可选用一些性温质润的中药,如仙茅、仙灵脾、鹿角片补肾温阳,调补精血,充盈冲任。
?疏肝活血调摄冲任法,此法适用于一些青壮年妇女,常见乳腺肿块,胀痛或刺痛,随喜怒消长,伴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心烦口苦,失眠多梦,可选用一些疏肝解郁的中药,如香附、郁金、柴胡、莪术、延胡索等。
?养血活血调摄冲任法,此法适用于一些产后或围绝经期妇女,乳房疼痛较轻,神疲倦怠,月经量少色淡,可选用一些养血补血的中药,如当归、川芎、赤芍、鸡血藤、益母草等。
?化痰软坚消肿散结法,此法适用于青年女性,常见乳腺肿块,胀痛明显,时消时长,可选用一些化痰软坚消肿散结中药,如海藻、昆布、生牡蛎、夏枯草、山慈菇、石见穿等。
中医外治
?中药贴敷
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选用活血通络,行气散结止痛中药研粉外敷。
?中药外洗法
是用中药煎剂,药液温热时对患处进行淋洗、浸泡,利用汤药的温热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共同刺激创面,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的一种方法。
?艾灸疗法
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推拿疗法
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经止痛,使经络舒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之效。例如:应用按摩手法推揉胸上部及提拿、提颤胸大肌,可改善乳房血液及淋巴的循环,使乳房局部组织得到放松,从而达到“松则通,通则不痛”的目的。
?刮痧拔罐疗法
以疏理气机法和泻法为主,循胃经、肝经以均匀力度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刮拭,至局部出痧。
?针刺疗法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以乳根、少泽、天宗为主穴,肝气郁结加膻中、肝俞(双)、太冲(双)、膈俞(双)。
最后提醒大家,乳腺增生是慢性病,需要耐心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情,防止忧虑是关键,要预防此病,中医认为要做到“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和谐生活,工作有序。
乾熙堂温馨提示
本文不可作为诊疗及治疗依据,仅供参考。身体有恙请及时就医,勿擅自用药。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fyzz/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