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症状 >> 乳腺发炎症状 >> 正文 >> 正文

浙一全科middot科普远离女性

来源:乳腺症状 时间:2021-4-24

乳腺小叶增生症亦称乳腺病,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据调查我国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发于30-50岁女性,现代女性由于工作、家庭及社会压力的增加,发病逐年增加,因此被称为女性的“现代病”。乳腺增生虽属良性增生性改变,但其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女性增加2-4倍,且临床表现有时易于乳腺癌混淆,因此正确认识本病十分重要。

病因:尚不明确,系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它属于病理性增生,既非炎症又非肿瘤。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内分泌失调:如卵巢发育不全、月经不调、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2、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妻不和、不哺乳、内衣过紧等。3、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食物等。4、高脂、高糖、高能量饮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睡眠不足等。

临床表现: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和肿块是本病的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具有周期性。病程较长,发展缓慢。1、乳房疼痛:一侧或两侧的胀痛或刺痛,可向同侧腋窝及肩背部放射。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月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可随情绪、劳累、天气变化而波动。2、乳房肿块:一侧或双侧乳房内可有大小不一,呈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的质韧的结节,边界不明显,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多数肿块月经前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缩小变软。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淡乳白色,如果出现血性或咖啡色溢液需要谨慎。

乳房检查:包括自我检查和专业乳腺检查,检查时间应在月经之后的一周~两周进行。

1、自我检查:定期自查是自我了解乳房健康情况、早期发现乳腺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所以要学会自查。视:双手下垂或叉腰站在镜前,观察双侧乳房是否对称,皮肤及乳头是否凹陷、凸起、红肿、湿疹等。触:左手上举或叉腰,用右手检查左乳,手掌平伸,四指并拢,以指腹按顺时针方向轻压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头及乳晕区,触摸是否有硬块,不可用手指抓捏。如发现乳房肿块、明显的疼痛、乳头内陷、乳头溢液及其他异常感觉,应及时就诊。

2、专业乳腺检查:40岁以下女性每年至少检查1次,40岁以上女性每年至少检查2次,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绝经期前后、未婚、未育、未哺乳的女性及长期大量使用雌激素等高危人群应增加检查次数,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诊断为乳腺增生的患者,应每隔3-6个月复查。

辅助检查提供的客观资料,有助于鉴别肿块性质。乳腺B超:方便、便宜、无放射性损伤、无痛苦,可尽早发现和鉴别病变,可作为首选检查;但对于无明显肿块的乳房筛查时,诊断价值可能不高。乳腺X线钼靶摄片:能发现早期恶性病变,一些欧美国家作为首选检查;但年轻女性成像效果较差,有放射性损伤,不宜用于尚未发育完全或未婚未育者。乳腺磁共振(MRI)检查:可用于年轻女性及手术后肿块的鉴别;能分辨囊实性肿块、乳腺假体;但价格贵,有心脏起搏器、支架植入者,不能行MRI检查。病理学检查:诊断乳腺肿块的“金标准”,若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不能明确者,应予以病理检查。

预防:1、保持良好心态及健康生活方式,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增加锻炼,控制体重。2、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及粗粮,少吃高脂肪、高糖、低纤维食物及熏制、腌制食品,不吸烟,少喝酒,多饮水。3、注意乳房保健,佩戴合适乳罩,和谐的性生活,避免人工流产,坚持哺乳,月经不调者及时就诊,减少放射性检查,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或食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fyzz/6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