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是乳腺癌患者的饮食禁忌?
在中国,乳腺癌是女性癌症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而乳腺癌是一种和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关的恶性肿瘤,饮食习惯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激素水平,尤其是富含激素的豆制品,那么就有疑问:到底乳腺癌患者能不能吃豆制品呢?
现代研究人员不断研究豆类和乳腺癌的关系,有些研究结果认为豆类可减缓乳腺肿瘤的生长,有些研究结果却认为豆类可加速雌激素依赖肿瘤的生长。其中,最大的争议是豆类食品所含的异黄酮(一种植物雌激素,其结构和生物活性与雌激素相似)会不会增加乳腺癌患者复发或转移的风险?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异黄酮的作用机制
抑癌机制:1.拮抗雌激素:异黄酮可以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从而减少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抑制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细胞增生。2.抑制酪氨酸激酶(PTK)等乳腺癌相关酶活性。黄体酮通过抑制PTK活性,抑制促有丝分裂信号传导,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3.抑制血管增生作用。有研究表明,异黄酮能够调控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阻断血管生长因子信号的传导,进而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4.抗氧化作用。异黄酮能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氧生成、对促癌剂TPA以及PMA诱导的肿瘤细胞所产生的过氧化氢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还能抑制由Fentoa反应,紫外线照射等引起的DNA氧化,产生8-OHAG,防止DNA分子发生突变等。5.调节细胞周期。一些研究证实,异黄酮可以通过调控凋亡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改变和影响细胞的增值周期,从而诱导或加速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从而表现出它的抗肿瘤活性。6.抑制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拓扑异构酶II与DNA的转录、复制和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抑制该酶会阻碍肿瘤细胞分裂的过程。促癌机制:目前,异黄酮对乳腺癌的促进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围绕其类雌激素样活性作用。当人体内源性雌激素不足(围绝经期)时,它则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样的效应,激活信号传导系统,从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年发表于JAMA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多名乳腺癌患者进行长达7年的跟踪随访,研究表明治疗中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以及癌症复发率的降低与大豆及异黄酮类物质的摄入量呈负相关。总结:异黄酮是一种具有弱双向调节作用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正常摄入豆制品是不会影响体内雌激素水平,也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相反,食用豆制品对于预防乳腺癌、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还有积极作用。陈卫建教授认为乳腺癌患者可以放心的食用适量的大豆及大豆制品,正常摄入豆制品是不会影响体内雌激素水平,但不推荐食用大豆异黄酮的浓缩物。此外,豆制品还富含优质植物蛋白、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大豆及豆制品摄入,做到均衡饮食,对所有人群健康都是有益的。其他注意事项
适当的体育锻炼美国癌症协会(ACS)推荐至少/w中等体力劳动活动。体力活动可以通过降低体内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以及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等途径来降低乳腺癌特异性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和复发率。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确诊后体重增加超过5kg预示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与其他肿瘤不一样的是,乳腺癌患者在确诊乳腺癌后临床上较常出现少肌肉性肥胖,临床中应指导患者尽量避免。低脂高纤维高蛋白饮食美国癌症学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为癌症生存者制定了饮食推荐意见每天至少食用5份水果蔬菜、食用粗粮、避免食用高脂肪和加工食品。平时多吃全麦包、胡萝卜、南瓜,各种纤维均有助于过多的雌激素排出体外;避免饮酒,少喝咖啡,酒精会升高体内雌激素,少用雌激素喂养的母鸡及牛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jjzz/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