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准备和大家说说食物中的「激素」问题。一说起这两个字,相信多数人都听过这样那样的说法:
豆浆里面含有不少雌激素,要得乳腺增生的!
肯X基、麦X劳的鸡不要吃,都是打激素的,小孩吃了会性早熟!
现在的香蕉、草莓都是激素催熟的,不能吃!
……
关于这些每次被拉出来点名的「激素食物」,它们到底能不能吃?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小编将它们总结归纳了一下,大致可分成以下三类。(这也是食物中最常见的三类激素了~)
1
植物激素
(我只对植物起作用,影响人体的锅我不背)
●使用了催熟剂(如乙烯利):催熟香蕉
●使用了膨大剂(如氯吡脲):膨大草莓、新西兰猕猴桃
●使用赤霉素类:无籽西瓜、无籽葡萄
总结: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国家批准使用的正规产品,其使用浓度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数量级,过量使用反而会导致植物生长障碍,因此不太可能存在“滥用”的情况。大家对于果蔬中的植物激素不必太过担心。
2
植物雌激素
(我对人体有那么一点微弱的调节作用)
●豆制品:黄豆、豆腐、豆浆
总结:植物雌激素活性小、力量弱,只要不是每天超大量摄入一般都不会有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可摄入40克大豆或其豆制品(相当于4两豆腐或克豆浆)。
3
动物激素
(如果商家够良心,我也不会对人体健康
造成危害)
●动物性食物:速成鸡鸭、动物脖子和内脏
●蜂制品:蜂蜜、蜂花粉、蜂王浆
说到激素食物,蜂制品也是经常被拿来举例的,不过大家可以放心的是蜂蜜和蜂花粉中并没有检测到动物性激素的报告。倒是蜂王浆中确实含有少量性激素,但含量却比我们平时吃的牛羊肉、牛奶等低太多,不足为虑。
另外,蜂花粉中含有不少植物激素,不过上面也讲过,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不一样,无法对人体产生作用。
总结:大家购买肉类尽可能选择正规渠道(比如大型农贸市场或超市),动物内脏确实比肉身存在“有害物质”残留的可能性更高一些,因此建议少吃;动物脖子中的淋巴结在正规屠宰过程中会被摘去,可以去皮放心吃。
另外,1岁以下的孩子应禁止食用蜂蜜及各类蜂蜜食品,以防肉毒杆菌中毒。
你真正该小心的「激素」是这些!
上面说的这些食物中的“激素”,总体来说还是不必过于忧心的,真正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是下面这些!
1环境激素(也被称为“第九类激素”)
尽管范围很广,但应尽可能避免。
这类物质范围很广,我们身边可能到处存在它们的身影:比如汽车尾气、塑化剂、杀虫剂、灭菌剂(DDT)、染料、涂料(甲醛)、一些重金属(铅、汞、镉等)等等。这些化学物质会干扰人体的激素功能,对健康造成危害,我们应尽可能地避免接触。
2
激素类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对症适量使用是安全的。
临床上最常见的激素类药物一般指的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比如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这类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对症使用还是很安全的,但长期大剂量使用会造成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等副作用,因此不建议自行盲目使用。
另外,避孕药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女性短期服用问题不大,但若需要长期医院行激素水平检查及乳腺检查,排除相关禁忌症。
3
含激素的化妆品
小心那些短期内效果显著的产品。
国家《化妆品卫生规范》中严格规定了一千多种化妆品中禁用的物质,其中就包括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等。如果你使用某类化妆品在短期内就出现皮肤变白、变红、变细腻,就要小心可能是激素的作用。
(Tips:你购买的产品可在网站-一栏中查询是否备案。)
4
含雌激素的保健品
不建议长期服用,尤其是青少年。
不少所谓可“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保健品中都添加了雌激素成分,长期服用这些产品,容易导致人体激素分泌失衡,乳腺异常增生,甚至有癌变的可能。小编建议大家在服用保健品之前,医院测试一下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另外,也不要给青少年服用大量补品,这反而容易造成儿童肥胖和性早熟。
本文内容来源微医
仅供参考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将删除或付稿酬
.tj(zf/)
更多江津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lzz/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