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宝妈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喂药全家齐上阵,还无比崩溃。
有负责抱的,有负责压腿的,有负责捏嘴的,有负责灌药的,甚至还需要个安抚情绪的,宝宝则拼死反抗、浑身码足了劲,哭得歇斯底里、地动山摇的。
但是大家知道吗?“灌药”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前段时间奥奥妈就在网上看见这样一个新闻:梧州市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因父母的强行捏鼻子灌药而致死的消息。
原来因为孩子生病了,于是家人给孩子喂药,但是因为孩子不愿意吃,一直哭闹,于是家人捏住孩子鼻子直接灌药。
这个习以为常的动作,却导致孩子误吸,窒息十五分钟,医院也没能挽救孩子的生命。
没有父母是不爱孩子的,小女孩的父母也是为了让她吃药,才采取了大家都认为“正常”的捏住鼻子灌药的方式。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当孩子张开嘴的时候,她的气道也开放了,这个时候灌药,孩子只要稍稍挣扎,药片就可能直接灌进气管,造成孩子窒息。
本意是爱孩子,却害了孩子的性命,奥奥妈在网上随意翻了翻,发现历年来因为强行给孩子灌药导致的悲剧还有很多:
陕西榆林的一名患儿不愿意吃药,家长捏着鼻子强行灌药下去,最终导致药液吸入呼吸道窒息而亡;
济南奶奶见孙子久咳不愈,趁睡着了捏鼻子喂中药,3岁孙子险些窒息。
深圳龙岗一名妈妈,因为女儿不愿意吃冷水调和的西药,强行灌药下去,最后造成女儿窒息而死。
看着这些悲剧,奥奥妈不禁感到有些恐惧,除了强行灌药,到底还有多少大家习以为常的错误喂药方式呢?
这些错误喂药方式1拎耳朵喂药我们的老一辈都喜欢拎孩子耳朵喂药,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甚至还会潜藏危险。
拎耳朵让孩子吃药不仅起不了什么作用,还会因为不能把握力量引起孩子耳周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造成孩子听觉神经功能出现异常。
2压舌头喂药遇到不爱吃药的孩子,除了捏住鼻子灌药以外,是否大多数父母都会用小勺盛药,压住孩子舌头,顺势把勺里的药倒进孩子嘴里呢?
甚至还会有父母趁着孩子不注意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药送到孩子嘴里?
奥奥妈告诉大家,这些都不行!爸妈们要知道,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强行灌药下去,极有可能会呛到孩子,导致药物灌进孩子的其它器官!
3把药混在食物里很多家长喜欢把药片碾碎,或者把胶囊掰开,将里面的药粉混着宝宝食物一起喂。
但某些药本来就强调不能掰开的,比如缓控释片、肠溶胶囊等;某些药则需要空腹服用,比如蒙脱石散等止泻药。
而且一些胶囊里面的药粉味道也不咋滴,掰开喂宝宝更吃不下了!
4配牛奶/母乳喂药强行灌药不行,有的家长会说:我温柔一点总可以吧?比如把药物磨碎,放进牛奶里。这种方式看上去挺好,但其实也不太明智。因为牛奶对部分抗生素、止泻药和铁剂等药物也不太友善。比如牛奶会降低某些抗生素活性,影响止泻药的药效,使铁沉淀。
而母乳可能与药物结合形成另一种物质,影响药效。更得不偿失的是,孩子本来对母乳充满好感,一旦你将药物混入母乳后,一些味觉较为敏感的孩子会发现母乳中有异味,直接吐出来不说,还可能因此抗拒母乳。
正确的喂药方式1首选果味剂型药品在选用剂型时,优先选择适宜小宝宝服用的果味剂型药品,尤其是果味泡腾片。
因为泡腾片放入水中后产生大量气泡,孩子看上去觉得有趣,心理上就不会很抗拒,口感又好,跟气泡水差不多,孩子也就乐于喝下去啦。
但一定要注意正确用法哦,绝对不能让孩子直接吞服。
2尽量不选胶囊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胶囊都是最不受欢迎的剂型,因为它特别容易粘在口腔里或者食管上,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所以,在给孩子吃药的时候,能不选胶囊就别选胶囊。实在没得选,就先让孩子喝一些水保持口腔湿润,再将胶囊放入口中,大口喝水将它吞下去。
3喂药也要讲技巧如果宝宝一直不张嘴,爸妈们可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孩子两颊上颌关节处,使上下颌分开。
4日常习惯很重要想让我们的宝宝不觉得苦苦的药是洪水猛兽,在孩子日常的辅食中就可以加一些带有苦味的果汁和汤水,比如苦瓜汁、芥菜汤等,孩子自然就会习惯“苦”这个味道啦。
平日里也要给宝宝灌输:药是能治病的东西,不要害怕吃药。千万不要把吃药当成惩罚孩子的手段,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吃药是很勇敢的事。
喂药的一些常见问题1.一日三次,最佳的喂药时间是多久?
基本上是早、中、晚(睡前)三次。从孩子的生活习惯来说,早中晚的概念不像大人那么准时,所以每次喂药时间间隔6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2.如果喂药时间到了,孩子还在睡觉,应该把他叫醒吃药吗?
孩子生病身体一般比较虚弱,如果睡着了,没有必要特意叫起来吃药,可以等孩子醒了再喂,只是要注意一下喂药时间,一定要至少间隔4小时。
3.到时间却忘记了喂药怎么办?
本来一天3次的药量变成了2次或者1次就不好了。所以如果忘记了在规定时间用药,想起来的时候最好是马上喂一次的药量,然后再把后两次的喂药时间逐一推迟就行了。
4.如果孩子把药吐出来了怎么办?
如果是刚喂完,孩子马上就吐出来了,应该接着再重新喂一次。如果是喂完过了一会儿吐出来的,就没必要再喂一遍了。
5.小月龄的孩子该如何喂药?
0-1岁的宝宝生病,我们建议大家购买滴管,从宝宝的嘴巴一侧慢慢滴入,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不适感,安全系数也最高。
知道吗?
产后妈妈应做的六件事
1、疏通乳腺管,养护乳房,排残奶,预防胸部疾病,预防胸部下垂
2、满月排毒发汗(越早越好,只要在产后身体没有闭合状态下,早排毒早好),排出身体毒素、湿气,预防月子病。
3、盆底肌,腹直肌,骨盆恢复(不论顺产、剖腹产),使打开的骨盆聚合,改善大屁股、性冷淡、辅助调理妇科疾病、预防漏尿、强力矫正变形骨盆,使臀部提升,胯部变小
4、身体调理,由于孕育带来身体部位不舒适,调理由于身体部位亚健康引起的奶水不足,睡眠不好,怕冷等症状
5、药浴养生,出汗排毒,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妇科问题;润肤止痒,预防皮肤问题,美肤美容;消除疲劳,减轻肌肉、关节疼痛;易睡安眠;降脂减肥
6、艾灸: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调节阴阳、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lzz/7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