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晕旁瘘管、浆细胞性乳腺炎等。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发生于哺乳期,特别是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故又叫急性哺乳期或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
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2%~4%,比经产妇乳腺炎多1倍。乳汁淤积伴发细菌感染而发病,呈急性炎症表现,红肿热痛,寒战高热,早期可以手法排乳,中药治疗,化脓以后则需要切开引流。
发病后不仅产妇本人痛苦异常,而且不能继续哺乳,影响婴儿的健康,所以要从妊娠后期开始预防,做好产褥期保健,急性乳腺炎是可以预防的。
早期症状一:
乳汁的淤积: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原因有:
①乳头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孕妇产前未能及时矫正乳头内陷,婴儿吸乳时困难。
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没有及时将乳房内多余乳汁排空。
③乳管不通,乳管本身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胸罩脱落的纤维亦可堵塞乳管。
细菌的侵入:乳头内陷时婴儿吸乳困难,易造成乳头周围的破损,是细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径。
另外婴儿经常含乳头而睡,也可使婴儿口腔内炎症直接侵入蔓延至乳管,继而扩散至乳腺间质引起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
初期症状二:
初起阶段:初起常有乳头破裂,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伴有乳汁淤积不畅或结块,有时可有一二个乳管阻塞不通。继而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结块或有或无,伴有压痛,皮色不红或微红,皮肤不热或微热。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恶寒发热,胸闷头痛,烦躁容易发脾气,食欲不振。
成脓阶段:患乳肿块不消或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或有搏动性疼痛,甚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明显的触痛,皮色红,皮肤灼热,并有壮热不退,口渴思饮,恶心厌食,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
至乳房红肿热痛第10天左右,乳房肿块中央渐渐变软,按之应指有波动感,局部浮肿发热,压痛明显,穿刺抽吸有脓液,有时脓液可从乳窍中流出,全身症状加剧。
溃后阶段:当急性脓肿成熟时,可自行破溃出脓,或手术切开排脓。若脓出通畅,则局部肿消痛减,发热,怕冷症状消失,疮口逐渐愈合。
若溃后脓出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络形成传囊乳痈。亦有溃后乳汁从疮口溢出,久治不愈,形成乳漏。
疾病诊断:
患者多为哺乳期妇女,尤其以初产妇为多见,发病前多有乳头皲裂破损史及乳汁淤积不畅史。
局部症状:乳房红肿热痛化脓。患侧腋窝淋巴结可有肿大。
全身症状:寒颤、高热、烦躁、乏力、便干等。
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加。化脓时局部抽吸可有脓性分泌物。
早期症状有哪些?
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主要是乳房的胀痛,局部皮温高、压痛,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出现较明显的硬结,触痛更加,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脓肿形成由于治疗措施不得力或病情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脓肿可为单房性或多房性。浅表的脓肿易被发现,而较深的脓肿波动感不明显,不易发现。
如果乳腺炎病人全身症状明显,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要注意进行疼痛部位的穿刺,待抽出脓液或涂片中发现白细胞来明确脓肿的诊断。
乳腺疼痛:乳腺的疼痛伴有触痛,这些是乳腺的炎症性表现,多见于急性乳腺炎和乳腺脓肿。如果乳房局部疼痛的话,那么这应该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多见于乳腺的单纯性和囊性增生。
乳腺肿块:乳腺肿块是乳腺肿瘤的主要症状,乳腺肿块也见于乳腺结核、乳腺增生等。
乳头溢液:在非哺乳期间,一旦发现乳头溢液的话,可能就是导管内乳头状瘤,或者是乳腺囊性增生和乳管扩张症状。大约有15%的人患上的是乳腺癌,所以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血性溢液并伴有乳房肿块的情况。
乳腺腺体局限性增厚:触摸乳腺时发现比周围稍厚的组织,界限不清,所以很难测出它具体的大小,临床上一般诊断为增生。这种情况在没有闭经的女性身上尤为随月经周期有些大小的变化,这种情况多为生理性。
不过,增厚组织长期存在,与月经周期变化无关,或者每天都在增厚以及范围增大的话,特别是出现在绝经后妇女时,应该要引起重视,因为这类病变大概8%是癌肿。
治疗:
中药治疗
乳腺炎基本上发病最高的是哺乳期的妇女,若服用口服药物的话,就会对用母乳喂养婴儿有所影响。若不治疗,对于哺乳期的妇女生活也会带来很大的困扰。
一般此时都会建议采取中医外治的疗法,因为中药大多都为植物药提取,并且外用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内部有任何的影响,也能保证婴儿的喂养问题。
中药消炎
选择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同时也可做一些热敷、及理疗,从而可对乳腺炎的治疗起到较好的疗效,但是乳腺炎患者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为宜。
治疗乳腺炎的六种方法
乳腺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尤其多发于女性哺乳期。一般来说,得了乳腺炎,如果症状不是十分严重,可以继续哺乳,但如果严重的话,就要终止哺乳了。治疗乳腺炎,要从清洁乳房开始。同时六种方法相互结合,会收到良好的疗效。
注意清洁:早期注意休息,暂停患者乳房哺乳,清洁乳头、乳晕,促使乳汁排出(用吸乳器或吸吮),凡需切开引流者应终止哺乳。这是治疗乳腺炎的首要前提。停止患侧哺乳,以吸乳器吸出乳汁。
抗生素:全身应用抗生素。为防治严重感染及败血症,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用抗生素,必要时静脉滴注抗生素。
热敷:局部热敷,或用鲜蒲公英、银花叶各60克洗净加醋或酒少许,捣烂外敷。用宽布带或乳罩托起乳房。
封闭:0.25%普鲁卡因60一80毫升乳腺封闭,可减轻炎症。选用广谱抗生素口服或静滴。并可用青霉素万单位溶于20毫升生理盐水中,注射于炎症肿块周围。
排脓:已形成脓肿,应切开排脓。切口应与乳头成放射方向,避开乳晕。乳腺后脓肿或乳房下侧深部脓肿,可在乳房下胸乳折处作弧形切口。
结合治疗乳腺炎的六种方法,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双管齐下,治疗效果会更好。
按摩治疗
手法按摩:操作前清洗双手、修剪指甲,病人平卧,涂抹润滑油﹙可用橄榄油﹚,轻拉乳头数次,一手托起乳房,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五指屈曲,拇指指腹由乳根部顺乳管走向向乳晕方向呈螺旋状推进,另一手食指于对侧乳晕部配合帮助乳汁排出。
注意拇指着力点在于向前推进,而不是向下压。两手要轻柔,避免顶触乳房增加病痛。根据病情,每日1-3次,每次30分钟,每侧15分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lzz/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