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应明确,没有一项研究能定论某种食物、营养或生活方式对某种肿瘤的影响,个别的报告可能会过分强调那些看起来对立或冲突的结果。其实,关于饮食和身体活动的最佳建议就是:很少(几乎不)建议基于一个单中心的研究或新的报告去改变饮食或活动水平。
提升罹患乳腺癌或容易引起乳腺癌转移复发的风险因素,我们很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就已摄入,那么看以下有哪些影响因素?
雌激素
我国近二十年来,饮食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西方舶来的垃圾食品造成雌激素水平过高,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人不注意饮食,在垃圾食品中摄入了过多的脂肪与蛋白质,却不清楚脂肪是雌激素合成的原料。而高蛋白摄入越多,也会增加体内雌激素的合成。
雌激素的增高与代谢异常是导致乳腺癌的元凶。通常,乳腺癌患者越年青越易复发,绝经前明显高于绝经后,化疗结束后,已绝经的患者和未绝经的患者相比,复发明显减少,原因在于雌激素水平与生理功能促进癌细胞代谢。所以绝经期前的患者,如自己及母代均在绝经期前患乳腺癌,那么第三代女性患乳腺癌概率会增加数倍,而绝经期后患者的遗传影响则很低。
乳腺癌患者要降低雌激素水平,必须严格控制脂肪,甚至植物油也不宜过量使用。至于一些油脂类的干果,比如核桃,芝麻等等,患者同样不宜食用过多。
笔者临证多年观察下来,发现那些面色红润有光泽者或体重增加(增加部分大多为脂肪)的患者,复发概率明显增多;而相反面无血色,脸无光泽者往往比较安全,增加体重增加复发是乳腺癌一种共识。
豆制品、黄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
大家都知道,少量或中量豆类的植物雌激素能竞争雌激素受体,从而减少雌激素对癌细胞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年轻患者或绝经前期患者一定有好处,但还是那句话,不要过量。
老年患者,因雌激素水平本来就很低,如果过多地增加含有植物雌激素或类雌激素作用的豆类,并非全然是好事。
当然,这一观点争论很多,一般来说每天一杯豆浆或相应的豆制品一定很好,年轻患者增加一倍也可以,但一定不要大量,植物雌激素作用也有一定反作用。
女性保健品
此类保健品大凡服用后能使女性面色红润,皮肤细腻、年轻美貌。但是,增加卵巢功能的保健品,一般均含一定量的雌激素或类似雌激素的物质,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若已患病者,则明显增加复发率,不可不慎。
另外很多保健食品,如蜂王浆﹑林蛙(雪蛤)、阿胶、桂圆等等也有相应的作用,应该特别注意,乳腺癌患者如果想要用保健品,最好先咨询主治医生。
饮食文化
乳腺癌以前是西方发病率比较高的肿瘤,因为他们的饮食方式偏肉食,但随着西方饮食文化的入侵,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目前已接近西方比率,而且还在逐年增加。
要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必须从儿童开始注意,洋快餐﹑洋肉食必须停减,代之以中国传统饮食方式,那么乳腺癌的发病至少减2/3。
患病后则更应注意饮食方式,油与高蛋白,一定要限量。
另外,乳腺癌要想不复发饮食控制是第一条,如螃蟹﹑小龙虾﹑大量海产品,牛﹑羊﹑狗﹑驴肉﹑烧烤﹑油煎﹑花椒﹑大料﹑腌腊制品等等的食物,笔者不建议患者食用。
维生素
适度增加维生素对身体有好处,特别是维生素A、D﹑C等,不能过量,否则也一定有坏处。
值得大家重视的是,有的维生素对乳腺癌是肯定有促复发作用,这主要讲的是维生素E,维生素E最早的中文名叫生育酚,是用来促进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成,从而促进生育,同理增加E会使人年轻有活力,皮肤嫩而有弹性,主要是增加雌激素的合成,同样增加雌激素也增加乳腺癌的风险,请大家必须警惕,不宜过多应用。乳腺癌患者最好不用。另外维生素A﹑D多量也会有问题。
本人认为乳腺癌属情志病与中医肝有关,同时乳腺癌又属生活方式性疾病,与饮食﹑性格﹑工作﹑生活规律息息相关。乳腺癌患者的特质为爱管闲事、爱发脾气、爱上火、心烦坐不住、睡觉少、梦多、食欲佳、大惊小怪,患上肿瘤后心情最易反复,最担心转移复发,此类型占70%以上,此类症状与中医肝的主情志,肝火旺盛,肝气郁积,心肝火旺,肝肾阴虚,冲任失调等等有关,反向与西医的内分泌紊乱雌激素代谢障碍有关。其次过食肥甘,西式食品及烧烤、腌腊、大鱼大肉,以致痰湿郁阻、积而化热,加重雌激素代谢障碍,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再次性格完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也极易造成内分泌紊乱促使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改变上述状况对乳腺癌的康复非常必要,养性,改变性格调整饮食,放松心情,少管闲事,增加睡眠,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许国原
沪
上
名
医
医者
做天下苍生大医
图文
字觉
编辑
洛兮
心怀善意用心陪伴竭力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yzqzz/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