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症状 >> 乳腺病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中医视角追溯乳腺癌的治疗与用药

来源:乳腺症状 时间:2019-12-17

作者:医院

中医眼中的乳腺癌

乳腺癌是影响全世界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据报道,我国乳腺癌患者确诊平均年龄为49.岁,较欧美提前0~20年。

乳腺癌,中医称之为“乳岩”、“乳石痈”、“乳栗”等。隋朝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乳石痈候》首次将乳腺癌命名为乳石痈,医家认为中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始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其卷五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中有“痈结肿坚如石,或如大核,色不变,或做石痈不消”,“若发肿至坚如石,名曰石痈”等对于本病的描述。南宋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首次提出乳岩,“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山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原则

乳岩与肝脾肾、任冲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因病机多表现为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机郁滞,乳络瘀滞,肝气横逆犯脾,运化失调,水湿不化,聚结成痰。肝脾两伤,痰气凝结,痰瘀互结于乳,本病遂生。朴炳奎教授认为乳岩以本虚标实为本,多因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绝经期前后女性生理及心理变化,导致肝失疏泄,肾精亏虚,冲任失调,脾失健运为本,痰湿瘀毒内结阻于乳络为本,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总的治疗原则辨证施治。

乳腺癌的中医用药

复方红豆杉胶囊由红豆杉、红参和甘草等药物复合而成的中成药制剂,具备补中益气、活血祛瘀、消肿散结之功效,因而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其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肿瘤疾病分册》、《实用乳腺病学》等都给予明确的乳腺癌治疗的权威推荐。

红豆杉

性味苦、平,有小毒,归心经,具有消肿散结之功效,主治恶性肿瘤、肾脏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红参

乃人参的熟制品,《神农本草经》云,“(红参)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本草新编》中记载,红参归脾、肺、心三经,味甘、微苦,温,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

甘草

功效较多,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如《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具备扶正与祛邪双重调节作用。

复方红豆杉胶囊的科研论证

复方红豆杉胶囊所采用的红豆杉是世界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主要活性成分包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等。上世界70年代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对上千种植物的天然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发现紫杉醇是其中最具抗肿瘤活性的物质。王建等开展的研究以乳腺癌T47D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设空白组、不同质量浓度红豆杉提取物组(、00、50、25mg·L-)和阿霉素组(3μmol·L-),分别给药处理两组24小时,该研究发现与空白组相比,红豆杉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增加乳酸脱氢酶(LDH)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3)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水平,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药理研究表明,红豆杉水提物的活性成分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进而抑制人乳腺癌株(MCF-7)增殖。薛忠等通过单独应用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42例,临床研究发现在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等方面取得良好反馈。

由此可见,复方红豆杉胶囊不仅能抑制肿瘤生长,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服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尤其对于自身状况不理想,不适合手术、放化疗治疗;以及手术、放化疗后需长期维持治疗,预防复发转移的广大乳腺癌患者而言,本药应用价值极大。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单位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单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bdzz/4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