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症状 >> 乳腺病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乳腺增生病人能喝豆浆吗

来源:乳腺症状 时间:2021-2-21
白癜风的危害 http://www.csxsl.com/m/

我是一名乳腺专科医师,每天在我门诊就诊的病人当中,有超过一半以的病人是因为乳房疼痛就诊的,当然乳房疼痛的原因有多种多样,而最多见的原因是一种叫乳腺增生的疾病。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多数的增生病人会拿着一张B超单依次问我以下几个问题:医生,什么是乳腺增生啊?乳腺增生为什么会疼啊?乳腺增生要不要紧啊?我要不要吃药?吃食上有什么要注意的?那我能喝豆浆么?.....

那么我们就来一一解释一下

什么叫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又叫小叶增生,或者叫囊性增生,它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疼痛和“肿块”。疼痛表现为刺痛、胀痛或酸痛,呈间歇性或一段时间内持续的隐胀不适,疼痛发作时间不稳定,多在月经之前1周左右发作频繁,越靠近月经期可能疼痛会越明显,大多数病人在月经来潮之后数天后即可缓解。“肿块”可表现为乳房质韧增厚,无明显边界,大小范围也不一样,有些人呈现颗粒状增厚,而有些人呈现片状甚至整个乳房的均匀增厚。由于病人并不知晓乳房触诊的手法,因此这些增厚往往被病人描述为“肿块”,而其实这些“肿块”并不是正真意义上的肿块。

那你们肯定会问:为什么乳腺增生会疼痛呢?首先,乳房也是一个性器官,它跟子宫一样也会随着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而相应变化,不同的是子宫表现为内膜逐渐增高并最终脱落形成经血,而乳房主要也表现为腺体逐渐增厚但是并不出血。正常情况下轻度的、短时间的、在月经来潮后能缓解消失的疼痛一般为正常生理现象。而超过这种程度及时间的疼痛目前研究认为的原因有:内分泌失调,主要为雌、孕激素配比失调;雌、孕激素周期变化不在正常范围;乳腺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质或量异常。从而导致乳腺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产生疼痛。

乳腺增生要不要紧啊?

其实大家问这个问题无非就是担心它会不会恶变?说俗一点就是会不会变癌?就这一问题目前医学界尚有一定的争论,但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癌变几率很小”这一看法,但很重要一点是:乳腺癌和乳腺增生有同时存在的可能,而且乳腺增生会干扰乳腺癌的诊出,增加其难度,因此,乳腺增生病人,尤其是中老年病人,一定要养成每隔3-6个月到乳腺科就诊的习惯,特别是那些疼痛不明显但“肿块”明显的病人,而不是坊间传说的“不痛不痒没关系”“小叶增生没关系”“痛了吃药压一压”等说法。我曾接诊过多名乳腺癌病人,她们在最初的一两年都被诊断为乳腺增生,但她没有听从医生定期复查的建议,认为反正就是乳腺增生也不会有大事,所有就放松了警惕,放弃了随诊,然后两三年后再次复诊的时候被诊断为乳腺癌,但悔之晚矣!

至于乳腺增生要不要吃药的问题,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对于生理性乳腺疼痛的,也即是月经前会疼痛、疼痛时间在一周以内并且月经来潮后会缓解消失的,一般不建议用药。而那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疼痛时间长、程度重的,一般建议适当用一些药物,可以是中药,也可以是中成药,实在严重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加用抗雌激素药物,如三苯氧胺等。服药时间一般在1-2个月左右,也可适当延长。但有一点是需要强调的,吃药必须保持连续性,不能吃一顿停两顿,也不是痛的时候吃不痛的时候不吃。再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乳腺增生目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由于增生的基础还在,即乳腺腺体还存在,只要出现激素紊乱、配比失常等情况还是会出现乳房疼痛的症状。当然服用一定疗程药物后,还需进一步复查,最好选月经干净后7-10天左右行乳腺体检及B超检查,查看“肿块”有无缩小,疼痛有无减轻等。

在获知以上情况后,病人往往开始关心怎么预防,生活中该注意什么,问得最多的当然是在吃食上有什么要忌口的,到底能不能喝豆浆、吃豆制品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乳腺增生病人并没有特殊需要忌口的东西,什么鸡蛋、鸡肉、海鲜、豆类都是能够食用的,但不建议食用含大量动物雌激素的补品,比如蜂皇浆、蜂胶、蛤什油等,原因我会在下文中解释。能不能喝豆浆、吃豆制品是问得最多也是最困惑大家的一个问题,病人往往会从不同的医生那里听说不同的版本,有些说不能吃,有些说可以吃。那到底能不能吃?患者莫衷一是,感到非常困惑和焦虑。

下面我就将这一问题给大家作一比较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雌激素分为植物性雌激素及动物性雌激素,而我们平常所说的雌激素是指动物性雌激素(下文提到的雌激素如无特殊说明即指动物性雌激素)。动物性雌激素已经被明确证实与乳腺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水平高低与乳腺癌呈正相关。

那植物性雌激素会不会导致乳腺癌发生呢?

植物性雌激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豆类、蔬菜、水果等中的一种结构和生物活性都类似于雌激素的一类杂环多酚类化合物。年,科学家发现植物性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到年,科学家发现植物性雌激素不仅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它还具有抗雌激素作用。植物性雌激素基本结构和雌激素相似,具有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的羟基和酚环,正是这些结构决定植物性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但不同的是植物性雌激素的羟基和酚环相比雌激素更易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表现较强的生物活性。后者在医学上被称之为竞争性拮抗。而且植物性雌激素剂量不同产生的生物活性也不同,低剂量时与体内的动物性雌激素竞争雌激素受体,从而表现为抗雌激素作用;中剂量时产生一定的雌激素活性;高剂量时可活化因雌激素不足而未能激活的雌激素受体,表现为雌激素增强效应。

除上之外,植物性雌激素还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1.抗癌作用(a.直接抑制或间接抑制癌相关蛋白激酶b.抗氧化作用c.诱导癌细胞凋亡4.抑制新生血管形成)2.心血管病防护作用3.抗骨质疏松作用4.调节机体免疫作用。

而生活中,我们一般摄入的含植物性雌激素比较多的食物如豆浆、豆腐、豆干等,一般只要不过度食用,体内摄入的植物性雌激素还是在低剂量范围之内的,因此,经常食用豆浆豆制品的人(如一天一杯的豆浆、少量的豆制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加重乳腺增生的疼痛感,但不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相反还有预防癌症发生的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bdzz/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