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以3%的速度迅速增长,每年新发病例约28.2万,城市发病率是农村的两倍。然而,对于这个女性“头号杀头”,该如何预防和提早发现?
1这些乳腺疾病要警惕乳腺纤维瘤常见于青年妇女,肿瘤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发展缓慢。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不要轻易诊断为纤维腺瘤,必须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乳腺囊性增生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特点是乳房胀痛、肿块可呈周期性,与月经周期有关。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临床上60%以上呈急性炎症表现,肿块大时皮肤可呈橘皮样改变。40%的病人开始即为慢性炎症,表现为乳晕旁肿块,边界不清,可有皮肤粘连和乳头凹陷
乳腺结节是由结核杆菌所致乳腺组织的慢性炎症。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病程较长,发展缓慢。局部表现为乳房内肿块,肿块质硬偏韧,部分区域可有囊性感。肿块边界有时不清楚,活动度可受限,可有疼痛,但无周期性。
2经常自我检查有必要第一步经常摸摸自己的腋窝,如有疼痛或淋巴结肿大时,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第二步面向镜子,双手叉腰向右向左慢慢旋转身体,查看双侧乳房是否对称,乳头及乳房是否有凹陷、红肿或皮肤损害,颜色是否异常、有无橘皮样等改变。第三步双手掌撑在臀部并使劲向下压,同时转动身体,这样会使乳房的轮廓显得清晰,观察乳房外观,注意看轮廓有无异常。
第四步手指并拢平摸,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部,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部,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仔细全面地检查是否有肿块,并压迫乳晕,看是否有液体排出。
“乳腺癌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0%以上,然而如何提前发现乳腺癌仍是一个难题。以前强调患者通过“自摸”乳房来自检,以及早发现乳腺肿块等异常。不过,“自摸”的方法其实漏诊率非常高,即使医生也可能漏诊。
”在美国,乳腺钼靶检查建议50岁以上人群才需要每年做一次,“有研究发现,40-50岁之间做乳腺钼靶检查并没有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证据”。而其实对于亚洲人群来说,高分辨率的彩色B超更为安全实用。
乳腺彩超没有放射性,一般推荐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特别提倡育龄妇女一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但如果伴有乳腺癌家族史,最好加一个核磁共振检查。”
33个好习惯,让你远离乳腺癌1养成运动好习惯
据医学专家统计,经常运动的女性,患乳癌的几率比不运动的女性低30%。
2合理膳食不饮酒
每日饮酒1杯或l杯以上者,乳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以上,这种危险性在绝经前妇女中最为显著。并且,平时应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多吸收纤维性的食物、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进而减少身体中可能导致乳癌的
3定期为“她”做检查
年龄在20-40岁的女性,应于每月例假过后一周内做一次乳房自检每隔2年,由专业医师做一次临床检查或乳房摄影术;
年龄在40-49岁间的女性,除每月定期做乳房自检外,每年做一次专业性的乳房检查比较好;
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每月应定期做乳房自检,且每年须做一次临床乳房检查和乳房X光摄影。
乳腺疾病的高发,是从我们不规律且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以及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更要多加注意,减少甚至避免乳腺疾病的发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fyzz/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