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症状 >> 乳腺结节症状 >> 正文 >> 正文

MRI时间信号曲线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来源:乳腺症状 时间:2018-1-17

乳腺硬化性腺病多属于良性病变,少数文献报道该病影像学上呈典型恶性病变特征。

Payne医生等提供了一则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Ⅲ型的乳腺硬化性腺病病例,近期刊登在Medscape上,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病例简介

女,45岁,白种人,乳腺钼靶筛查显示右侧乳房中央偏内侧不对称局灶性粗大钙化,年右侧乳房活检证实良性病变,年复查发现病灶大小未发生变化,但密度增加,且钙化灶数目增加(图1)。

因此患者进行了MRI检查。MRI检查可见右乳大片异常强化灶(图),年活检组织包括在内,该区域时间-信号曲线混合有I型,II型及III型。

图1右侧乳腺钼靶摄影斜侧位(MLO)及头尾位(CC)可见乳晕区穿刺影。乳腺中央偏内侧活检针道周围可见不对称局灶性簇状钙化

图乳腺非对称腺体组织区域内异常强化灶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II型及III型

尽管年与年乳腺病变大小上并没有明显变化,但钼靶摄影及MRI检查显示病变为非典型乳腺硬化性腺病影像表现,BI-RADS4级。

随后右乳MRI强化区域再次接受了活检。病理学提示为良性病变(图3,4),包括乳腺硬化性腺病、导管增生、导管扩张、良性小乳头状瘤以及纤维囊性变等,也可见导管相关的良性微钙化。

图3低倍镜下(10×)乳腺硬化性腺病容易与浸润性小叶癌混淆。但边界清晰、排列规则的小叶生长方式提示为良性病变。由于腺体成分与间质细胞增殖,腺体受压,使得周围导管开放

图4高倍镜下(0×)可见微钙化(箭头),这些微钙化同样在影像学上也可显示。未见异型细胞

最终诊断

非典型乳腺硬化性腺病

讨论

1.病因

乳腺硬化性腺病病因不明,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女性,偶可见于绝经后女性,有推测认为与雌激素刺激乳腺上皮组织增生有关。患者往往无症状,通常在镜下偶然发现,也可出现乳房疼痛、肿块等少见表现。

.病理

病理学上以腺泡及小导管增生为主的病变,伴有不同程度的结缔组织增生,小叶基本失去正常形态结构。有时镜下难与乳腺小管癌及小叶癌鉴别。

形态学上,乳腺硬化性腺病可出现非对称性簇状、类圆形或点状钙化,正常腺体结构变形、密度不均匀以及边缘带毛刺的肿块等。这些表现都造成钼靶摄影与恶性病变难以区分。

3.超声

超声检查无特异性,可呈类圆形低回声肿块,边界模糊或锐利。也可为囊实性复杂成分。超声上无法与良性(如纤维腺瘤)或边界清楚的恶性病变(如髓样癌)鉴别。

4.MRI

通常,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分为三型(如下表)。乳腺硬化性腺病是少有的时间-信号曲线呈Ⅲ型的良性乳腺病变。

依据其病理类型不同,MRI可表现为弥漫性强化导管样强化或局灶性均匀肿块内强化,肿块可为类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等。通常T1WI及TWI表现为等信号。

小结

乳腺硬化性腺病多属于良性病变,只有少数文献报道该病呈典型恶性病变特征。

目前确诊仍然依靠病理,钼靶、超声以及MRI等临床影像学手段的准确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该病例之前虽然活检提示良性,但随后复查病变在形态上以及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Ⅱ型及Ⅲ型)依然提示病变可疑恶性,因此二次活检是有必要的。

编辑

刘芳

推荐阅读

1.PPT:肝血管瘤CT表现轻松掌握.各个击破:肝脏弥漫型疾病的CT诊断

长按下方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jjzz/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