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绘图
作者刘丽达
刘丽达,主任医师,云南省女医师协会、云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妇女儿童健康促进中心专家组成员。从事妇幼保健、妇产科数十年对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工作领域为妇女保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乳腺保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心理保健、老年保健、催乳师培训等工作。
常常有女性朋友在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得乳腺增生?乳腺增生到底是什么样的毛病?乳腺增生会不会变成乳腺癌?要怎么做才会减少乳腺增生的发生?乳房应该怎么保养才少生病?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乳腺增生性疾病的有关问题。
乳腺增生——会癌变吗?首先,我们先说说乳腺增生的问题:
——乳腺增生性疾病,是成年女性最常见的良性疾病,既不是肿瘤,也不属于炎症,而是乳腺组织增生及退行性变。
——增生的原因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密切的关系。
——同时与月经紊乱、情绪不稳定、工作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生活环境变迁、环境污染(食品)、不良的饮食习惯、哺乳机会减少、哺乳时间减少等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常有患者问,“有医生说我是乳腺增生”、也有的说是“小叶增生”。我究竟是什么病?其实都是一个病。我们看一下乳腺的解剖就知道了。
乳腺组织由15-20个腺叶组成,每一腺叶分成若干个腺小叶,每一腺小叶又由10-个腺泡组成。它们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增生的部位不同,出现肿块的性状也不同:
——如果增生的肿块位于腺体,有增生时能触摸到片状(块状)的肿块,这就叫“腺体增生”;
——如果增生的位置在乳腺导管的位置,我们能触摸到颗粒状的肿块(结节)就叫“导管增生”;
——如果触摸到的是“条索状”的增生结节,说明乳导管已经发生阻塞。如果有乳导管的阻塞,时间越长,发生乳腺囊性增生的机会就越多。有囊性增生病的,比无囊性增生病者,其乳腺癌发生率高2倍~3倍,特别是非典型增生。也有医生将囊性增生视为“癌前病变”。
症状——疼痛、肿块......有了乳腺增生的女性最常见的症状有:
1.乳房疼痛: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疼痛。月经前痛,行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疼痛可以是一侧,也有的是双侧。
2.乳房肿块:肿块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颗粒状、结节状、条索状等,质地的软硬度与增生的时间有关;增生时间短长增生肿块、结节软;个别增生肿块纤维样改变,常与纤维瘤难以区分。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更换内衣、胸罩时发现有渍斑;一般见到溢液,绝大部分人是患上了“囊性增生”。
4.月经失调:乳腺增生的患者可见经期紊乱。经期提前,月经量少或色淡,经潮期迁延、淋漓不尽,有的还会伴有痛经。
5.情态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月到这个时候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加重,情绪稳定症状就加重,心情舒畅时症状减轻。
6.其他症状:临床上部分患者会伴有口苦,两肋作胀,不欲饮食,胃脘胀满不舒,大便干燥,失眠多梦等症状,还有的人乳房过早萎缩。
治疗——需要给药吗?乳腺增生的诊断不难,只要找有经验的医生摸一摸(手诊)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结合乳腺红外线检查、B超或钼靶,结合临床症状就能明确诊断。
大部分患者,仍至医生都认为乳腺增生不需要治疗,也有人认为乳腺增生“治不好”,吃药只是缓解症状。还有人认为“增生不用治,完全可以自愈。”这些都是对乳腺增生治疗的不足和误区。
任何一种疾病,都不可能是一来就是重度的,乳腺增生也是如此。增生由轻度——中度——重度,一步步发展的。有研究人员随访了例乳腺增生良性活检的材料,一般性增生(轻度增生),与乳腺癌的发生无明显关系;而非典型增生,则随增生严重程度增加而癌变的相对危险性随之增高。也就是说,增生的严重程度与癌症有关。
对乳腺增生的治疗,在医学领域里多以药物治疗为主。据刘医生的经验,口服药物的效果远不及局部给药。无论什么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通过口服→胃粘膜、肠粘膜的吸入进入血液,经血液流到全身,真正需要治疗的乳腺只得到很少一点点药物。而采用局部治疗的方法,可以让药物直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需要治疗的疾病区域,再配合经络穴位的按摩,医疗设备的辅助,局部治疗的效果远胜于单独的口服药物。
奥秘
真相工厂
真相原来如此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lzz/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