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深有体会:乳腺疾病越来越年轻化。
《中国乳腺疾病调查报告》也有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中乳腺癌的死亡率增长了38.1%,乳腺癌已成为对妇女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在门诊,经常有乳腺疾病的患者问我:医生,我这种情况会变成乳腺癌吗?即使是一点小肿块和胀痛,也焦虑不已。
但也有很多患者完全不在意,医院就诊,情况已经变严重了。
去年年底我给一个还在青春期的小女孩做了手术,从她的乳房里取出了20多个纤维腺瘤。
女孩其实很早就摸到肿块了,但是妈妈却不在意。
图片来源:老师提供
更令人着急是,有的患者明明已经意识到 2、其基本结构变化是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细胞瘤样增生,乳管囊状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囊性变,导致乳腺腺体结构改变,形成形态各异的多发结节。
3、其发生的原因,研究者多认为与女同志内分泌微平衡失调有关,没有定论。
4、常常表现为可触摸的腺体结构紊乱,多发的囊、实性结节,合并疼痛症状。
5、乳腺增生症分普通的增生和非典型增生。普通的乳腺增生症不增加癌变的风险。非典型增生由轻度至中度再至重度,癌变的机会明显增加。
6、乳腺囊性增生增加癌变的风险是个陈旧的观点,是个错误的观点。国外文献中乳腺增生的规范名称多为乳腺纤维囊性病或乳腺囊性增生病。
7、非典型增生由病理检查判定,物理和影像检查(超声、钼靶、磁共振等)以及化验检查(肿瘤标记物,雌激素等)不能区分普通增生和非典型增生。
8、乳腺癌发生的理论:正常―普通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由正常的状况发展到乳腺癌要经过漫长的几十年,而其中只有极少数人有这个演变的机会。
9、所以,绝大多数乳腺增生症停留在普通的增生阶段,并不增加患癌的风险。目前,增生恶变的机会被庸医、黑医过度夸大,目的是引起就诊者的恐慌,过度医疗,骗取钱财。
10、乳腺增生症是不能治愈的,目前我们国内通常使用的服用中药、按摩、理疗、药物注射等方法不能根除乳腺增生,也没有预防乳腺癌发生的作用,所以,如果没有合并疼痛等症状,治疗是没有必要的,定期查体就可以了。
乳腺增生的年轻女性患者
表现
年轻女性生气后出现胸部刺痛或两肋协痛等气滞血瘀的表现,和肝气犯胃导致的呕吐、打嗝、腹胀腹泻等症状,说明有患乳腺增生的风险。
观察舌象,如果发现舌苔薄白、舍边尖红,说明存在肝气不舒。
治疗方法
加味逍遥丸
柴胡疏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白术健脾和胃;栀子清热解毒,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蒲公英
蒲公英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将克鲜蒲公英榨汁,若出现腹泻可改为克。蒲公英汁单独服用味苦,可将罗汉果煮水后兑服,或放入1克甜叶菊煮制兑服,脾胃虚寒者需加入10克生姜。
专家提醒:脾胃虚寒的人需将逍遥散和蒲公英汁搭配送服,一天两次,坚持服用3个月方有成效。
乳腺增生的更年期女性患者
45岁~55岁的更年期女性,如果存在因肝肾阴虚导致的心烦易怒、潮热汗出、舌红少苔、口干舌燥、月经周期紊乱等表现,说明有患乳腺增生的风险。
乳腺增生症的预防:
(1)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2)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3)应适当控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适量摄入豆制品和乳制品,多吃蔬菜水果。
(4)不可盲目服用含有性激素的保健品。
(5)避免使用过紧内衣,影响乳房局部的血液循环。
(6)提倡母乳喂养,哺乳能使乳腺充分发育,并在断奶后良好退化,减少乳腺病的发生。
(7)及时治疗月经失调等妇科疾患和其他内分泌疾病。
(8)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重视定期检查。
乳腺增生的病人,不需要长期吃药,因为乳腺增生的发生原因是和体内激素水平相关,主要是发生于卵巢功能期的患者,很多病人在绝经之后,乳腺增生的症状逐渐的减轻甚至消失。另外,乳腺增生的症状也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平时的一般治疗也很关键,注意不能劳累,也不要熬夜,保持心情乐观舒畅,适当的进行体育功能锻炼,平时也可以选择局部物理治疗的办法,包括热敷、按摩等理疗方式,症状也可以得到改善;而对于严重的乳腺增生,疼痛的症状加重或者增生结节包块逐渐的增大,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将增生的结节进行切除。
乳腺增生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使用疏肝理气的中药、中成药物调理,比较常用的口服药物是逍遥丸、加味逍遥丸等。大部分乳腺增生的症状,在月经结束后一周左右会明显的减轻,甚至消失,这种情况继续观察口服药物治疗即可。如果肿块没有明显的消退,或者局部病灶有恶性病变的可疑时,需要手术切除后送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指导下一步治疗。这种情况的乳腺增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对于有对侧的乳腺癌,或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年龄较大者可选择单纯的乳房切除手术。乳腺增生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判断,医院就诊检查诊断。
有乳腺病,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lzz/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