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症状 >> 乳腺瘤症状 >> 正文 >> 正文

超声如何诊断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来源:乳腺症状 时间:2022-8-13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在所有的乳腺恶性肿瘤中,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病率仅次于浸润性导管癌,发病率占乳腺癌的3%-4%,多见于50-60岁的女性,发病年龄也低于比浸润性导管癌,通常伴有小叶原位癌。

其在早期阶段常不损害乳腺内的解剖结构,无明显肿块形成,因此临床和影像学手段均难以早期诊断,同时,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也不相符,即临床可抠及明显肿块,但影像学表现不明显,甚至无异常发现,因此,了解这一类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对我们诊断此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这一类乳腺肿瘤具有哪些超声表现呢?

有研究表明,超声对浸润性小叶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1%-83%,对于其超声特征,则需要从肿块的大小和形态,边界和边缘,内部回声,后方衰减,钙化,血流,淋巴结异常以及弹性等方面进行归纳,下面我们一一进行讲解。

1、大小和形态:对于此类肿块,超声测及的肿块大小通常小于临床触及的肿块大小,形态多数不规则,部分肿块横径小于纵径。

2、边界和边缘:超声常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回声肿块,边缘不光整,呈毛刺样、蟹足样、微小分叶等。

3、内部回声:肿块常表现为不均质的低回声,其内部可见高回声条带状结构。

4、后方衰减:部分浸润性小叶癌可伴有后方回声衰减。

5、钙化:与浸润性导管癌不同,浸润性小叶癌很少伴有钙化。

6、血流:与其他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相比,浸润性小叶癌血流不丰富。

7、淋巴结异常:淋巴结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率高是浸润性小叶癌的重要特征。

8、弹性超声:浸润性小叶癌硬度较大。

为了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下面我们介绍两个病例。

患者一,女,46岁,因右乳肿块至我院检查,超声所见如下(如图1-图2),超声表现为不均质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毛刺样,内部回声不均,呈高低混合回声,CDFI可见短棒状血流信号。

图1:超声见一不均质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毛刺样,内部回声不均,呈高低混合回声。

图2:CDFI可见短棒状血流信号。

患者二,女,39岁,因左乳肿块至我院检查,超声所见如下(图4-图6),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可见条带状高回声,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弹性超声示肿块剪切波弹性速度5.72m/s。

图3:超声于左乳见一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可见条带状高回声。

图4: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图5:弹性超声示肿块剪切波弹性速度5.72m/s。

通过这里两个病例,相信大家对于浸润性小叶癌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所有的超声特征中,需要强调的是浸润性小叶癌很少伴有钙化,同时血流信号不丰富,这是与其他浸润性乳腺癌的不同之处。

好了,总结一下,典型的浸润性小叶癌表现为不规则低回声肿块,边缘模糊,边缘不规整,呈毛刺样、蟹足样、微小分叶、呈角等,内部回声不均,可伴有条带状高回声,伴或不伴后方声影,硬度较大,同时腋窝可伴有转移性淋巴结。但浸润性小叶癌很少伴有钙化,同时血流信号不丰富。

◆◆◆◆◆

看完文章,意犹未尽?经典医课请扫码查看,更多课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lzz/9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