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你让部分烟民戒烟、部分酒民戒酒、部分喜欢暴饮暴食的人控制饮食,你告诉他们这些都是会增加致癌风险的行为时,他们会强硬回复:有些人一辈子抽烟喝酒暴饮暴食也没有得癌!
好,我们暂且不谈为什么有人抽烟喝酒暴饮暴食最后仍然能挺长寿这一现象,我们来更深层次地感受这个反驳理由,你会发现它藏着这样一个事实:有些人确实不易得癌,似乎与癌症无缘,这类人我们会羡慕的称他们为“癌症免疫体”。那么,到底为什么有些人不容易患癌呢?他们身上有没有一些能够供大众借鉴参考的地方呢?
探讨:为什么有些人不容易得癌?
有的朋友可能会表示认同,觉得如果父母都没有得癌症,家族中也没有,那么自己也一定不会中招,而如果父母中有得过或者就是因癌离世,可能自己最后也会得,这是注定的,是“命”。但其实这样讲过于绝对了,虽然不少癌症都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易感性,比如肝癌,也有的就有遗传因素,比如乳腺癌,如果一级亲属得过,那么自己中招的几率会比普通人群高2-3倍。相反的,家族无癌症病史,相对的,患癌风险会略低一些。
有的人不易得癌,遗传的确是一个因素。但这不是绝对的,该因素并不是主导的。世卫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之所以有人一辈子都没有中招一次,有的人却多次患癌,跟各自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程度和寿命长短,受到遗传、自然和社会环境、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生活方式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生活方式健康,自然容易长寿,中招几率会降低,反之,可能就会更容易受到癌细胞的青睐。有的人不易得癌,这类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能借鉴的地方呢?下面从这几方面具体跟大家聊聊:
第一个方面:心态。这个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可能容易被大家忽视,难道说心态好就不会得癌了吗?这谁也不敢给你肯定的答案,但一个心态好的人,至少患癌几率是比较低的,如果已经中招了,拥有一个好心态的患者跟消极心态的患者相比,相信前者对于治疗和康复更有利。
第二个方面:吃。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跟吃沾边的癌症有很多,比如胃癌、肝癌、食道癌、结直肠癌,而且这几种癌的发病率也是很靠前的。一个癌字三个口,什么样的饮食容易增加风险呢?为什么?
新世纪以来,我国人群的肥胖率在不断上升,而这就跟饮食有很大关系,从整体上来看,大家饮食的变化是喜忧参半的,但不当饮食引起的肥胖跟癌症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胃肠病学杂志》上有一项对于我国12个省市近三万多人的数据进行的研究发现,饮食引起的肥胖是公认的癌症危险因素。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红肉和加工肉的高摄入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三个方面:体检。有的人觉得自己身体很好,没必要花钱去体检,有的人则有检查身体的习惯,即使之前查过没有问题,也会定期去查。
检查与不检查,对其健康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上面我们已经了解到,癌细胞是“与生俱来”的,人体内存在,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能早点发现,耽误了黄金的治疗时机。那些不易得癌的人,多数有定期体检的习惯,有利于预防或发现癌前病变,如果一旦发现了癌细胞的踪迹,就可以尽早把它消除。
看到这,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明明得的是同一种癌,但为什么有的人最后好了,有的人几次治疗后,却也没见好呢?”
虽然是同一种癌,但可能每个患者发现时,它的分期是不一样的,比如乳腺癌,发现时是一期还是四期,治疗难度是有区别的。如果发现时肿瘤没有扩散和转移,治疗难度自然会小点。另外,治疗结果如何,跟患者自身也有一定关系,比如心态、家庭经济情况等,不好一概而论。
所以,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患癌,有的人却多次患癌,并非是运气好坏之差,而是跟以上这几个因素有关,遗传并不是主导,更多的因素还是跟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关,如果以上几个方面你做得都很好,相信中招的几率会大大降低,可能是癌症的“免疫体”,希望你都符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yzqzz/1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