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症状 >> 乳腺炎早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阜阳市医甲乳腹壁疝诊疗中心

来源:乳腺症状 时间:2018-5-13

在妇女中,乳房疼痛症是引发焦虑的一个常见因素,也是乳腺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被咨询到的问题。报道称,在乳腺专科就诊的人群当中,大约有50%的人群存在乳房的疼痛。由于很多女性对乳房疼痛的认识不够甚至存在误区,一旦出现乳腺疼痛就怀疑自己得了乳腺癌,过度担心焦虑,加剧乳房疼痛。

其实引起乳房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根据疼痛发作的时间、频率、强度等与月经周期之间的关系,分为周期性乳房疼痛和和非周期性乳房疼痛,大约2/3的患者归类于前者,1/3的患者归为后者。

生理性乳房疼痛

1.周期性乳房疼痛

经前期乳房胀痛许多妇女月经来潮前双乳胀痛,轻者乳房胀满、发硬、压痛,重者乳房受轻微撞击或震动即感胀痛难忍,原有颗粒状或结带感更加明显。这是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腺间组织水肿所致。月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乳房胀痛会随之消失。若疼痛时间不超过一周或一个月,或乳房疼痛未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2.非周期性疼痛

(1)青春期乳房胀痛多发生在9-13岁。先是乳头隆起,乳头下的乳房组织出现蚕豆大小的圆丘形硬结,伴有轻微胀痛。在女性初潮后,一般会随着乳房的发育成熟而自行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

(2)孕期乳房疼痛一些妇女怀孕一两个月后,由于胎盘绒毛膜分大量雄激素、孕激素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而出现乳房胀痛不适。这种胀痛一般不需治疗,可自行消失。

(3)产后乳房疼痛产后3-7天常出现双乳胀满、硬结、疼痛。这是由于乳腺淋巴潴留、静脉导管不畅所致。乳汁分泌通畅后,疼痛可消退。因此,妇女产后应尽快哺乳、吸引。

(4)性生活后乳房胀痛应该说,不和谐的性生活可引起某些妇女乳房胀痛。因此,夫妻双方应重视培养良好的性生活习惯。同床应在精神状态及全身状况较好的时候进行,并且要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动作宜缓慢、柔和。

(5)人流后乳房胀痛一些妇女人工流产后会乳房胀痛,可触及肿块,这是由于突然中断妊娠,体内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使刚增生的乳腺组织突然停止生长而引起的。

病理性乳房疼痛

1.周期性乳房疼痛

周期性乳痛,即乳房囊性增生病,通常表现为双侧乳房弥漫性的酸痛或沉重感,可放射至腋下或上臂,也可仅累及单侧乳房。症状多在月经前3-14天加重,随月经来潮而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多数情况下,乳房外上象限疼痛较其它部位重,可伴有弥漫性乳腺结节。病程多始发于20-40岁,平均34岁,呈慢性复发过程,不受妊娠、口服避孕药的影响,多数病人是在绝经后乳痛才完全消失,绝经前的自愈率仅22%。

对症治疗,可口服中药逍遥丸,症状较重者则可用三苯氧胺,于月经干净后5天开始口服。本病有恶变可能,故若肿块不消退,建议手术切除。

2.非周期性乳房疼痛

可发生在绝经前或绝经后,病程较短些。临床表现为双侧或单侧乳房持续或间歇发作性乳,症状时轻时重,与月经周期无关。疼痛部位多位于于乳房外上象限,50%病人可伴有乳腺结节,包括真性乳房疼痛和假性乳房疼痛(骨、肌肉疼痛)。

(1)假性乳房疼痛

1)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女性乳房某一点或某一个固定位置疼痛,按压后加剧,有时候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上肢。这种情况需注意,长期反复肩背部、上肢的疼痛得不到缓解,常常和乳腺疾病无关,有可能是肋软骨炎。

有些可自行好转,疼痛明显可采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亦可采用理疗、热敷或者中药治疗(柴胡疏肝散、复元活血汤及补阳还五汤等)。

2)肋间神经痛典型疼痛症状是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从后背部沿肋间向胸腹前壁放射,呈半环状分布。多为单侧受累,也可以双侧同时受累。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往往使疼痛加重。

对于症状较重者,可使用止痛药,顽固性肋间神经痛采用神经阻滞效果明显,包括椎旁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也可采用中医治疗,针灸理疗效果亦不错,汤剂有如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及一贯煎等。

(2)真性乳房疼痛

1)外伤性乳房疼痛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一般常为器物损伤,或遇意外事故撞伤,创伤可发生于乳房的任何部位,早期表现为乳房肿胀和疼痛,有些患者可见到皮肤局部的青紫淤斑等出血征象,部分继而乳房内形成血肿。

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可用乳罩托起乳房,以减轻疼痛,理疗、热敷促其血肿吸收。大血肿不能完全吸收者,可行穿刺抽液,若已继发感染,形成脓肿,则应切开引流。

2)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初产妇产后1-2月内,主要因乳汁淤积伴发细菌感染而发病,表现为乳房的硬结,局部皮温高、触痛。若脓肿形成,则疼痛加重,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

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具体参考本







































白癜风的科学治疗
白癜风有遗传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yzqzz/2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