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考点
乳腺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形态持征、扩散途径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甲状腺肿瘤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糖尿病及胰岛细胞瘤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考点:乳腺癌的分型
(1)导管内原位癌(N56A)
①导管明显扩张,癌细胞局限于扩张的导管内,导管基膜完整。②DCIS为非浸润性癌,是局限于乳腺导管内的原位癌。
③钼靶X线检查上多表现为簇状微小钙化灶。
④DCIS可分为3级,即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
高级别DCIS往往由较大的多形性细胞构成,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常见,管腔内常出现伴有大量坏死碎屑的粉刺样坏死。
低级别DCIS,病变范围超过2mm,由小的、单形性细胞组成,细胞形态、大小一致,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
中级别DCIS结构表现多样,细胞异型性介于高级别和低级别DCIS之间。
(2)小叶原位癌:末梢导管和腺泡内充满呈实体排列的癌细胞。
肉眼无明显特征,镜下癌细胞局限于基底膜内,充满扩张的小叶腺泡,小叶结构存在。
(3)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占70%。
①肉眼:呈灰白色,质硬结节,外上象限常见,界限不清,切面沙砾感,可导致乳头下陷或橘皮样外观。
②镜下:癌细胞排列成巢状、团索状;肿瘤间质有纤维组织增生,癌细胞在纤维间质内浸润生长导致肿瘤质硬。
(4)浸润性小叶癌:占浸润性癌的5%-10%,20%呈多病灶和双侧性。
①肉眼:双侧多发,切面呈橡皮样,色灰白柔韧,与周围组织无明确界限。
②镜下:癌细胞呈单行串珠状或细条索状浸润于纤维间质间或环形排列在正常导管周围。
(5)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乳腺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的预后有较大差异。
患者预后较好的类型包括:髓样癌、小管癌、黏液癌、分泌性癌、实性乳头状癌等。
患者预后较差的类型包括: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化生性癌、炎性乳癌、富于脂质性癌等。
考点:浸润性癌特征
(1)邻近组织的局部浸润导致肿瘤固定、乳头内陷和皮肤皱纹改变。
(2)当侵及皮肤时,导致淋巴水肿,出现乳腺皮肤桔皮样改变。
(3)大约60%的病例胸部肿瘤X光透视时,可发现癌内有微小钙化灶。但在许多良性病变也出现微小钙化灶。
考点: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亦称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促甲状腺素(TSH)反射性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滤泡内胶质堆积而引起的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甲亢。
1.病因:(1)缺碘;(2)致甲状腺肿因子的作用:水中钙和氟可引起甲状腺肿;(3)高碘:长期摄碘过多,过氧化物酶的功能基过多被占据,影响酪氨酸氧化,碘的有机化过程受阻,甲状腺代偿性肥大;(4)遗传与免疫。
2.分期:
(1)增生期/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肉眼:甲状腺弥漫对称性中度增大,一般不超过g,表面光滑。
镜下:滤泡上皮增生肥大,呈立方或低柱状,伴小滤泡形成;胶质较少;间质充血。临床:甲状腺功能无明显改变。
(2)胶质贮积期/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
肉眼: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显著增大;表面光滑;切面呈淡褐色、半透明胶冻状。
镜下:滤泡大小不等,大部分滤泡上皮变扁平;滤泡腔显著扩张,大量胶质贮积,可有小滤泡或假乳头形成,仍可见小滤泡的部分上皮增生,乳头形成。
(3)结节期/结节性甲状腺肿
特点:滤泡上皮的增生与复旧或萎缩不一致,形成不规则的结节,分布不均。
肉眼:甲状腺呈不对称结节状增大;结节大小不一,有的结节境界清楚;切面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和斑痕形成。
镜下:部分滤泡上皮呈柱状或乳头状增生,小滤泡形成;部分上皮复旧或萎缩,胶质贮积;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间隔包绕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病灶。
大家在西综复习的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了呢?刷题的时候是不是有很多问号?来,唐子益北医名师团答疑专场!随便问,我们答!扫码进群,备注享免费答疑资格!祝大家考研成功!
唐子益21考研交流Q群:
加群口令
--------------------------------------------------微博:
西医考研唐子益知乎:西医考研唐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yzqzz/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