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Breast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乳房肿块、乳头和乳晕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此病变已经趋向于年轻化,好发于生活水平高和文化程度高的女性当中,很大程度影响女性的健康,病因尚未明了,因此筛查以及准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乳腺MRI在高危人群中乳腺癌筛查包括致密性乳腺中乳腺癌的检出、良恶性病变鉴别、乳腺癌患者术前评估、隐匿性乳腺癌(伴腋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乳腺MRI能检出乳腺X线摄影、超声及体检等手段无法检出的小乳腺癌和早期乳腺癌。
一、乳腺MR为临床解决什么问题
1.评价乳腺x线摄影或超声上的可疑异常,进行病变良、恶性鉴别
2.判断已知恶性病变的累及范围
3.监测新辅助化疗疗效
4.寻找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原发病灶
5.有可疑临床或其他肿瘤复发的影像征象
6.评估植人假体患者的假体和检出乳腺癌
7.评估肿块切除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残留病灶
8.高危人群乳腺癌筛查
9.新近诊断的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的筛查
10.引导乳腺病灶活检
二、乳腺癌高危人群定义
美国癌症协会对乳腺癌高危(易感)人群进行如下定义:(I)BRCA基因突变,乳腺癌患病率高达60%一80%,卵巢癌患病率达40%。4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需从30岁开始普查。BRCAl突变人群对放射线更敏感。(2)美国癌症协会指南推荐,乳腺癌MRI普查适用于有生之年患乳腺癌的危险眭高达20%一25%及以上的人群,包括胸部接受放射治疗者(如Hodgkin病患者)。
三、乳腺影像检查手段
四、乳腺推荐检查时间
(生理性强化)
1、月经结束后7-14天(避免生理性强化)
2、手术后6个月
3、放疗后12个月
4、激素替代治疗停止后4-6周
五、检查前准备及线圈选择
线圈:采用乳腺专用线圈(1.5T以上设备)
检查摆位及准备:
1、被检者穿较为宽松衣服,去除身上金属异物
2、双乳自然下垂,对称置于线圈下,保证上胸部紧贴线圈,避免皮肤与皮肤之间形成皱褶,防止压脂失败
3、扫描时间长,病人保持最佳舒适位置,做好解释
4、定位线以乳头为中心
5、乳腺MR必须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单独的平扫不能有效排除病变
六、乳腺扫描序列选择(GE为例)
平扫:
1、横断位T2压脂T2STIR
2、横断位T1T1FSE
3、横断位DWI(B值建议采用高B值以上)
4、矢状位压脂T2fsFSE(两乳分别定位扫描)
增强:
采用3D动态扫描(DCE-MRI)
1、横断位VibrantMask动态增强前蒙片
2、横断位Vibrant+C动态增强
3、矢状位Vibrant+C矢状位增强
备选(乳腺MRS)
横断位定位(层厚5mm)
矢状位定位
横断位动态定位
图像
横断位T2STIRT1WI
横断位DWI
矢状位T2WI
七、图像后处理
1、ADC值:扫描结束后,在专用工作站上使用后处理软件测量病灶的ADC值。具体方法:在DWI图像上,手动寻找病灶最大层面,取病灶信号均匀处作为ROI,测量病灶的ADC值。ROI3个像素。值得注意的是,若肿块较大,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其内ADC值不尽相同,需以较低者为判断标准,操作时应多选ROI区域测定,可以参照动态增强的图像。
2、信号强化率(signalenhancementratio,E):E=(Sic—SI)/SI×%,其中SI、Sic分别为增强前、后的信号强度值。E1、E2、E3……E7,分别表示增强后每个期相采集相对应的信号强化率,其数据是由在工作站通过对TIC进行取点自动获得。选择强化约3min的信号强化率作为早期强化率。早期显著强化是诊断恶性病变的主要征象之一。
3、(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上使用软件绘制病灶的TIC。具体方法:在动态增强图像上,手动寻找病灶最大层面,选择病灶强化最显著的区域为ROI。ROI应小于病灶强化范围,并避开出血、坏死区,选择ROI时可将病灶放大,以便选择实质性显著强化区域。图像可行伪彩色编码,根据强化程度产生伪彩图像,一般而言,强化最显著的部分呈现红色。
将TIC分为3型:
(1)I型:流入型,在观察时间内信号强度持续上升,90%以上几率是良性病变;
(2)II型:平台型,早期快速增强,50%~70%几率为恶性病变;
(3)Ⅲ型:流出型,早期快速明显强化,达到峰值后信号迅速降低,90%以上几率为恶性病变。
乳腺解剖
影像诊断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singanddatasystem,PI—RADS)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yzz/4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