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第24届中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CSCO年会召开期间,乳腺癌专场当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会,《CSCOBC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专家共识》正式面世!
此次发布的《共识》详细展示了各种情况之下,专家对于新冠疫苗接种的推荐等级、原则。该《共识》已于9月23日正式全文发表在《TBCR》杂志。首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共识的相关信息吧!疑问权威回应
Q:
已经诊断乳腺癌,计划手术的,是否可以打疫苗?确诊后马上要手术的患者,不建议马上打。Q:
已经完成疫苗接种,多久后可以手术?和手术错开一周。Q:
新辅助阶段(化疗/化疗+靶向),打还是不打?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打;接受辅助化疗,尽可能不打。Q:
术后还没有开始辅助化疗的患者,什么时候打?要看辅助化疗的强度,如:密集化疗先不打。化疗期间尽可能不打,末次化疗一个月之后可以考虑。Q:
靶向治疗期间,可不可以打?可以打。Q:
放疗期间,可不可以打?放疗期间不着急打。此次CSCO医院江泽飞教授为首的专家团们也分别对此次共识展开了相关讨论:中医院王晓稼教授乳腺癌患者生存期较长,往往接受较为长程的治疗,因此新冠疫苗还是应该“应打尽打”从而为防控新冠肺炎起到巨大作用。医院王涛教授当前肿瘤患者存在着对于疫苗接种的未被满足的需求,《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就是一场“及时雨”,雪中送炭般地满足了广大肿瘤领域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需求。医院江泽飞教授最后,江泽飞教授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的发表以及媒体报道,让我国乳腺癌患者在接种新冠疫苗、积极预防新冠肺炎方面有据可依、有理可循。相信通过这份共识大家对于是否接种疫苗了解的更加明确,那么接种新冠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01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疫苗不良反应是指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与受种者个体差异有关的、且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者意外的反应,主要指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一过性反应,例如发热、局部红肿、硬结等症状。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是一过性的、轻微的机体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绝大多数为一般反应。但是由于人和人之间免疫反应的差异,这些不良反应只有少数人会产生,疫苗接种后,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的同时,由于疫苗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少数受种者在接种后可能会发生相应症状。02如何应对异常反应?如果怀疑为接种疫苗后异常反应,医院进行诊治,并向接种门诊、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咨询、报告。对需要调查、诊断或鉴定的,受种者应当按照要求提供既往病史、就诊病历等相关资料,配合后续相关工作。03新冠疫苗可以混打吗?混打安全吗?不同厂家的同一个技术路线的疫苗可以“混打”,效果是完全一样的,既不会影响保护效果,也不会影响疫苗的安全性。但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目前暂不推荐混打。所以,建议在每次接种前及时向接种医生沟通新冠疫苗接种史。最后,科普君需要再提醒大家一句:疫苗仅仅只是疫情防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无法达到%的免疫效果,即使打了疫苗,觅友们仍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保障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责任编辑:乳腺癌互助君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文章参考来源:[1]中国医学论坛报[2]《CSCOBC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专家共识》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觅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yzz/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