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极高,占乳腺疾病的首位。很多人认为患有乳腺增生就离乳腺癌不远了,真的这么可怕吗?
01什么是乳腺增生?从现代医学来讲,已经不把乳腺增生当成一种疾病,它只是乳腺增生症,只是在女性成熟过程中正常或异常的长大。
思考一下,乳房和乳腺一样吗?
是的,不一样。认为一样的快反省去!
乳房是由皮肤、皮下纤维脂肪组织和乳腺组织形成的,乳腺是乳房的一部分。
乳房就像一串葡萄,最大的梗就是乳头;连接的小梗就是乳腺导管,根据乳房大小,会有15-20条乳腺导管呈放射状排列;葡萄粒是乳小叶,每条乳腺管上都有15-20个乳小叶呈树叶状排列,乳小叶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和储存奶水。每对乳小叶分布有10~个乳腺泡,用于产生乳汁。
整串葡萄连同梗就组成了乳腺组织。在乳腺组织外覆盖了一层脂肪组织,起到保护和保温作用。
乳腺增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的乳腺增生,也就是乳腺单纯性的增生,是育龄期女性处于一个正常的周期性分泌激素的状态。
病理性的乳腺增生与长期的内分泌紊乱、性激素不平衡有关,这些情况导致乳腺的组织结构发生混乱,引发乳痛。
02乳腺增生有哪些症状?1.乳房疼痛
常表现为乳房的胀痛和刺痛,并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和自限性,在月经前疼痛明显,经期和经后会逐渐减轻至消失,但约有20%的患者没有疼痛感觉。
2.乳腺肿块
多出现在乳房上区,靠近腋窝处。
①软硬程度
可根据额头、鼻尖、下巴三处骨头的软硬程度为参考,额头最硬,鼻尖其次,下巴最软。肿块越硬风险越大。
②痛感
若质地偏软,偶尔有压痛感,大部分情况是增生或良性的肿瘤;
若质地偏硬,无痛感,则有可能是乳腺肿瘤。
3.乳头溢液
①牛奶状:一般是回奶不好,或泌乳素异常升高;
②黄色液体或无色透明液体:多是乳腺增生;
③血液状:要格外小心,一般是恶性。
03乳腺增生的原因是什么?与卵巢内分泌的激素有关,当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和谐的时候,乳腺组织会在一个范围内生长、萎缩。
如果内分泌紊乱,雌激素的含量远远高出了孕激素。缺少了孕激素的控制,乳腺组织开始了毫无节制地生长,一路长下去就成了乳腺增生。
导致内分泌失调有很多因素:熬夜、生活没有规律、肥胖、工作压力、高脂、辛辣刺激的饮食等。
04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在发病机理方面有相通之处,都与内分泌因素有关,从这个角度来说,患有增生的人得癌几率会比普通人大一些。
单纯的乳腺增生症并不会引起乳腺癌,只有不典型增生才有可能发展为乳腺癌。而不典型增生在乳腺内表现为可疑的肿物,需要经过彩超或钼靶检查发现,经由活检后病理诊断方能证实。
虽然大部分乳腺增生是良性的,但并不代表着没有恶变的可能,日常保护和定期体检依旧是非常重要的。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约40万人,死亡率居于第一。
05乳腺癌高危人群1.有乳腺癌家族史: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别是母亲或姐妹中有患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2.月经初潮早、停经晚:初次月经在12岁以前,停经在55岁之后的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会比普通人群高1~2倍;
3.肥胖人群: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会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更年期后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则会增加30%;
4.压力过大的人: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经常熬夜,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5.受雌激素影响的人:大量使用含雌激素的美容品,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等肉类,都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率。
但这些高危人群也不用过于恐慌,乳腺癌的早期治愈率高达90%。0期癌一般是10年内不复发不转移,Ⅰ期10年生存率90%,Ⅱ期为75%,Ⅲ期50%,但Ⅳ期能够坚持5年已属不易。
因此早发现、早治疗真的十分重要!
06怎样及早地发现乳腺癌?乳房“自摸”已经不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首选方法,医院进行乳腺癌检查才是及早发现乳腺癌的最有效方式。
1.35岁以下女性应每年接受一次乳腺超声或彩超检查;
2.35岁以上女性应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再加一次钼靶X线;
3.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议在定期乳腺X线检查的同时,结合每月一次的自我检查和定期的临床检查;
4.医院的女性,可选择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遗传风险检测,了解是否存在BRCA1/2基因突变,可自己在家取样,手机即可查询检查结果。
此外,还要及时排解坏情绪、保持规律的作息和运动、减少不良饮食习惯、拒绝烟酒、避免摄入过多雌激素等。
欢迎转载,转发请注明来处
智领健康,智慧未来,一起走进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yzz/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