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为一些事,我有些不开心,熙熙来找我,我尽量控制自己,但是孩子非常敏感,问我为什么不高兴?我说:“没有,在想事情。”
这一天,熙熙时不时看看我的脸,问我好一点没有。这让我意识到,孩子对于我们的情绪变化非常敏感,而我们也很难掩饰不开心的表情。熙熙说,我不开心,她也不开心。
妈妈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家里的气氛,学会自我疏导情绪,管理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家庭才能稳定和谐,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01、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每天,我们都面临着各种问题需要解决,工作中与同事相处得不愉快,会让我们对他人有情绪;生活中,车子半路抛锚,下班到家,看着凌乱的房间,或者跟先生有矛盾,都会让我们产生很多情绪,表现为愤怒、没有耐心、烦躁不安。
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会让我们感觉到疲惫不堪,就会产生复盘情绪,有时候会用暴力的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
人有情绪是正常的,适当的发泄情绪,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要被情绪控制,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02、为什么妈妈的情绪对孩子影响大?
其实父母的情绪对孩子都有影响,但是妈妈与孩子更亲近,孩子也更容易感知妈妈的情绪变化。
几岁或者十来岁的孩子,并不能理解父母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压力,只要妈妈发火,孩子就会感觉到恐惧、变得自卑、习惯性的讨好他人。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小李,有一次我去她家里串门,一进门,看到一地的玩具,她女儿正在地上哭,而我的同事也一脸愤怒的表情,看到我来了,才缓和了一下。
我进了门,一边帮忙收拾玩具,一边问这么回事。原来,小李今天在单位跟同事因为一件事闹得非常不愉快,回到家,看到孩子把玩具扔了一地,饭也没人做,一下子没有控制住自己,对着孩子开始发火,孩子哭了,自己更生气。
小李的孩子,今年5岁,每次见面都非常腼腆,不喜欢跟人打招呼,也不爱说话,有一次来我家玩,坐在沙发上,特别乖,问吃什么,看什么电视也都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她妈妈说,在幼儿园经常被人欺负,也不敢跟老师说,小李对此非常生气,教了很多次也没用。
其实孩子的性格都是在小时候就形成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的情绪变化,对孩子更大。
妈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发火,对孩子来说非常没用安全感,生怕一句话,一个行为引发妈妈发脾气,在家表现得很听话,在外面表现得很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容易顺从,习惯性地讨好他人。因为孩子还没有建立全面的思维系统,总是把妈妈对自己发脾气,怪到自己头上。
控制情绪,妈妈也要学习和成长,不要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自己,也不要把这样的坏情绪发泄到家庭中,这会对孩子造成性格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03、如何稳定自己的情绪?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在身心疲惫的时候,控制不住也是常有的事。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更好的控制情绪呢?有三个方法可以尝试,首先察觉情绪,其次及时复盘反思,最后是学会释放情绪。
1、察觉情绪
遇到工作中的不顺心,或者与他人产生矛盾的时候,又或者事情推展不顺利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些情绪。当自己感觉到愤怒、痛苦、无法安静下来,这时候可能是因为一些事情,让我们进入到负面情绪中,跳不出来。
这时候可以停下来,感知自己的心理变化,思考自己的情绪来源,从失控中回归理性,冷静下来,再面对自己。
察觉情绪可以让我们不会对自己失去掌控感,减少对身边人的伤害和影响,理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及时复盘
不是每一次我们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在事后做一个简单的复盘,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下次再遇到同类的问题,控制自己的情绪。
复盘其实也很简单,可以像记日记一样,描述一下发生了什么,因为什么,我做了什么,这样的记录看似没用,其实这是帮助我们客观地看见自己,理性的分析问题,知道自己哪些做对了,哪些下次需要注意或者改正。
开始记录也行感觉不到有变化,时间长了,记录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速度,同类事情处理的速度,减少情绪的发生,提升解决问题的思路。
3、释放情绪
我们都知道气大伤身,甲状腺、乳腺、肝火旺都跟情绪有关。学会释放情绪,我们的身体更健康,避免与他人的冲突,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
比如,约上最好的朋友,吐槽一下,说说心中的不满;出门去附近走一走,喝一杯咖啡,冷静冷静;或者跑上几公里运动一下,也能释放自己的情绪。
不要让负面情绪长期影响自己,压抑只能让自己更难受,释放出来,就能有效的避免把坏情绪发泄在我们最亲的人身上。
学会识别情绪、认识情绪、疏导情绪,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生活上更舒适,家庭关系更融洽,也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
有情绪是本能,控制情绪是本事。
家庭中,妈妈的情绪稳定就是定海神针,学会管理情绪,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给孩子做好正面的榜样,让孩子知道,有情绪是正常的,管理情绪是可以做到的,在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也可以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管理情绪,做情绪的小主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bdzz/1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