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诊断提示用语也越来越专业、规范。我中心在发挥B超特色科室的情况下,医院超声科陆佳佳及孙建浩两位副主任医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年7月1日起,中心对甲状腺及乳腺疾病超声诊断进行分级啦!!
甲状腺分级标准
随访标准及建议
因为上传后图片分辨率下降,建议点击查看大图
以下是关于评分特征的详细解释:
成分定义:是指结节是实性、囊性还是囊实混合性。
海绵样结节指的是结节内多发的小囊样结构聚集,范围占结节体积的50%以上。几乎完全为实性的结节中有少量的液性成分并不是海绵样结节。
囊实混合性结节主要观察实性部分。
当结节内有出血成分时,区别囊性还是实性有时比较困难,要应用彩色多普勒进行鉴别。
回声是指结节回声与周围腺体回声比较,分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极低回声(比颈前带状肌的回声还要低)。
混合回声结节可描述成“主要为”高回声,等回声或低回声。
回声不能确定得1分
形态横切面时分别于平行和垂直于声束方向测量纵径(前后径)和横径(左右径)
形态光滑:结节边缘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
模糊:难以辨认结节与周围甲状腺实质的界限,如:结节包埋在不均匀的腺体里或结节与周围的多发结节无法分辨彼此界限。
不规则:结节的边缘呈针刺状、锯齿状或呈锐角突出于周围实质。
分叶状:单发或多发的局部圆形软组织突出,小的分叶称为微分叶。
向甲状腺外延伸指的是结节向周围软组织和(或)血管侵犯,是恶性的有力证据。
强回声“大彗尾”指的是强回声后方彗尾深度1mm,多位于囊性结构旁,病理上为浓缩胶质,强烈提示为良性。
粗钙化:粗的强回声,伴声影。
周围型钙化:有的研究提示周围型钙化比粗钙化的恶性相关性更强,故赋予2分,一些作者提到周围型钙化的回声中断,有软组织向周围突出,更加提示为恶性,但特异度不高,此次分级中将其归为边缘分叶。有些钙化的声影导致结节内部的结构显示不清,这样的结节在“成分”部分定为实性,赋予2分,在“回声”项目中赋予1分。
点状强回声:点状强回声较粗钙化小,无声影,病理上对应为砂粒体,在实性成分中出现则高度可疑恶性。其包括那些实性成分中带有小彗尾的点状强回声,要与大彗尾相鉴别。海绵状结节中小囊壁上的点状强回声,即使是小彗尾,也不归为恶性表现,此处不加分。
乳腺分级标准
0级:表示超声评估未完成,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其它影像学检查,比如磁共振成像、X-线等。
1级:超声检查阴性结果,就是超声未发现异常,您接下来只需每年常规体检一次。
2级:超声表现良性征象,基本排除恶性,比如一侧乳腺的单纯囊肿就属于这一类的,我们建议6-12个月定期复查。
3级:可能良性,恶性可能性2%,形态及边缘较规则的乳腺纤维腺瘤最常见,建议3-6个月定期复查。
以上4类如果出现在报告中,大家不必过分担心,但是如果看到以下这几类就要警惕了:
4级:可能恶性,又分为三小类:
4a:低度可能恶性,恶性风险2%-10%;
4b:中度可能恶性,恶性风险10%-50%;
4c:高度可能恶性,恶性风险50%-95%。
这一级的结节由于恶性可能性较大,均建议活检以明确诊断。
5级:高度提示恶性(几乎确定是恶性,可能性95%),建议手术切除。
6级:病理学已证实为恶性,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化疗等。
分级内容来源:网络
稿来源:中心B超室
编辑:李志锋
审核:李俊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bdzz/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