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慈医疗集团集团普外科和麻醉科采取“可视化”精准麻醉技术,成功为85岁高龄重症老人进行了手术。
这是一名比较特殊的乳腺癌患者,她85岁高龄,患高血压、心脏病多年,不久前刚刚安装了心脏支架,考虑到高龄老人多系统严重的并发症,普外科刁其先副主任医师在为老人进行“乳癌改良根治+前哨淋巴结清扫”时,若采取以往常采用的全麻或高位硬膜外麻醉,极有可能给老人术后带来巨大风险。那该怎么办?麻醉科团队经过综合考量,最终决定在超声引导下行"胸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浅全麻",也是一种更为局部和精准的麻醉,降低了老人术后感染的几率,保障了手术的顺利完成。
“指哪打哪”的精准可视化麻醉
据麻醉科张玉环医师介绍,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是近几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随着“可视化麻醉”技术的推广应用,麻醉医生借助超声引导实施神经阻滞技术,实现了“指哪打哪”的精准化麻醉。该技术简单易行、镇痛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缓解乳腺手术后疼痛,避免胸部硬膜外阻滞和TPVB引起的交感阻滞等并发症,为危重患者乳腺手术提供了新的麻醉方法。
"可视化麻醉”新技术还有这些优点:首先,减少了麻醉药的用量,随之降低了因药物和个人体质差异引发麻醉意外的风险,也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痛感,并为术后恢复“提速”。其次,随着药量的减少和患者住院天数的减少,带来了医疗费用的降低。临床上一些难以承受全身麻醉的重症患者,如今在精准麻醉的帮助下也可接受手术。
这位高龄老人自己有比较强烈的手术愿望,她和家人了解到如果不及时治疗,后续疾病进展会带来乳房皮肤出血感染、护理起来更加困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得知还有适合自己的手术治疗方式,她选择进行外科治疗。当我们在普外科病房见到术后的老人时,她恢复较好,不停对医生护士表示感谢之外,她还开玩笑地说“手术没大遭罪,算是赚了,谢谢医生和护士……”
麻醉之外,我们还想谈谈“乳腺癌”
临床接诊乳腺癌高发人群虽集中40-50岁,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之乳腺癌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乳腺癌正逐渐成为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年龄分布,呈现老龄化的趋势。
据普外科刁其先副主任医师介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理上的变化,对乳腺的自我体检不够重视,再加上患者对疼痛等生理反应迟钝及缺乏社会交流,老年乳腺癌患者往往发现乳腺包块较长时间后才就诊,因此肿瘤体积较大,就诊时间较晚,所以高龄患者应该警惕“乳腺癌”。此外,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合并症较多是老年乳腺癌的一个特点,这降低了老年乳腺癌的手术治疗率;而老年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女性会得乳腺癌嘛?
刁其先告诉我们,临床上他接诊了不少乳腺癌男性患者,他们年龄往往70岁以上,乳房出现较大无痛性肿块才就医,这是因为自身激素水平的下降,加之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足,往往耽误就诊。如果发现自身乳房突然有所发育,需要引起重视。
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
需要市民做好乳房自检工作,如果发现有无痛性肿块、乳房橘样改变、乳头溢液等症状出现,需要及时就医确诊,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更应该重视每年的体检。刁其先副主任医师介绍,乳腺癌筛查中钼靶检查+彩超是无创检查的“黄金搭档”,建议市民提高意识,做好乳房保健工作。
甲乳门诊:位于国医堂2楼外科门诊;普外科病房位于12楼。
咨询
专家简介刁其先,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甲状腺乳腺外科专业组长。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山东省西学中首批学员。
从事甲状腺乳腺外科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操作精细。擅长乳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改良根治(保乳)手术,小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治疗;在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方面独树一帜,保留乳房手术比例高,中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病人生存率高。擅长甲状腺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在腔镜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微创美容手术方面经验丰富。熟练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微波消融技术。同时开展规范化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供稿:范晓苹
摄影:刘伟
编校:刘艺浩
推荐阅读
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fyzz/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