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临空港姐妹们只要您是30岁至65岁的妇女
为本地户籍或长居人口(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
都可享受免费“两癌”筛查
筛查地点在
东西湖区妇幼保健院或各街道卫生院
乳腺癌、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两大“杀手”
近年来有不断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
为了远离这可怕的两癌
更健康地生活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预防吧!
如何预防乳腺癌
什么是乳腺癌?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
诱发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既往患乳腺癌病史
直系家属中有乳腺癌病史
高脂饮食
绝经期延迟
高龄初产、未产妇
绝经期后肥胖
既往患卵巢癌或子宫内膜癌病史
既往不典型增生乳腺疾病史
中等量饮酒
月经初潮12岁
曾用激素替代疗法
乳腺癌的危险征兆
乳腺内发现不疼、不红的结节硬块
30岁以上妇女乳腺增生迅速加重
乳房外观变形、乳头内陷或朝向改变
乳头乳晕部位发生湿疹样改变
皮肤向内收缩、凹陷形成“酒窝状”
乳头反复出现血性溢液
腋窝内有肿块特别是淋巴结肿大
定期检查选对检查方式
就在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时,死亡率却在逐年下降。原因何在?除了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之外,乳腺癌普查功不可没。
通过早期普查,能够发现那些没有任何症状、极小且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瘤,早期乳腺瘤不仅预后更好,而且治疗更简单,极早期患者可以不用化疗和放疗,可以保留乳房。
目前常用的乳腺癌检查手段有:乳腺自查、医生体检、超声检查、乳房钼靶X线摄片、磁共振扫描(MRI)、组织活检等。
医生建议,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可选择B超检查,因为年轻女性的乳腺结构较为致密,B超检查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清楚地发现那些因腺体致密而钼靶难以发现的小肿块、小结节,以及分辨肿块是囊性的还是实质性的,且无放射性,便捷经济,是眼下进行常规检查和复查的主要手段。35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最好每年定期进行一次乳房钼靶X线摄片,钼靶能发现一些手触摸不到以及B超查不出的无肿块的钙化和乳腺结构紊乱的早期乳腺癌,一般来说可检出85%到90%的乳腺癌。
如何预防乳腺癌
多吃蔬菜,豆类和水果,提倡母乳喂养
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定期做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
提倡妇女乳房自检与临床医师复查相结合的预防方法
高危人群测某些基因,如发现基因突变,可考虑做乳房预防性切除手术
乳房的自我检查
如何预防宫颈癌
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癌是常发生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及及宫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在早期无任何症状,只是表浅的糜烂,或有一般慢性的炎症,如少量白带增加等;中期常有白带增多,腥臭、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当宫颈癌转移到周围组织,可出现骶尾、臀部及大腿部的持续性疼痛,膀胱、直肠侵润时可出现排尿、排便障碍等现象。
宫颈癌前病变有哪些症状?
宫颈癌前病变一般有四大症状:
1.性生活后出血。70%—80%的宫颈癌患者都有这一症状。
2.慢性宫颈炎。年轻女性宫颈炎经久不愈,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宫颈炎,应该引起重视。
3.接触性出血或是妇科内诊检查后子宫出血,都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征兆。
4.白带混血。除上环引起子宫出血外,女性长期白带混血应及时检查。
宫颈癌的病因
宫颈癌是由通过性接触传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女性生殖道持续性感染引起。80%-90%有性生活的女性在一生中某个时期都会感染HPV,且有的人可能反复感染,开始性生活不久之后是感染的高峰时段。
大部分HPV感染能自动清除,不会引起任何症状或疾病。但特定类型HPV的持续性感染可能会引起癌前病变,这些病变如果不治疗就可能会进展为宫颈癌(引起宫颈癌的HPV主要是16型和18型,在中国约76.1%的宫颈癌与其相关)。
宫颈癌防治须“三早”
早预防:了解防癌知识,避免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如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性生活紊乱、性传播性疾病(尤其HPV感染)、早婚、早育、多产等;尽早接种HPV疫苗。
早诊断:凡30岁以上到妇科门诊就诊者,应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或(及)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临床治疗。
早治疗:应及时诊断和准确地治疗CIN(宫颈上皮内瘤变),才能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切勿自行购药盲目治疗延误病情。
接种有什么
禁忌和不良反应?
对疫苗中任一活性成分或者辅料严重过敏反应者、急性发热患者等。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和硬结等,多数反应为轻度,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应该及时与接种单位联系进行对症治疗。
原标题:《惠民临空港姐妹们,免费“两癌”筛查开始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jjzz/11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