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症状 >> 乳腺瘤症状 >> 正文 >> 正文

泪目为什么癌症一查就是晚期让专家告诉你

来源:乳腺症状 时间:2023-4-23

“我是癌症晚期,先救我爸!”

在河南郑州,一对父子遭遇车祸昏迷被困车内,被救援人员唤醒后,在副驾驶的儿子请求:“我是癌症晚期骨转移,腰已经坏掉了,请你们先救我爸。”令许多网友泪目。

而这句话的背后,是一个普通家庭对抗病魔和顽强生活的抗癌故事。据了解,视频中的儿子今年9岁,年确诊癌症晚期后进行治疗。这次车祸是医院的途中,父亲一直想着儿子的病情而心神不宁,不小心撞到了围栏……幸运的是,最终父子都被顺利救出,经过医治,车祸造成的伤势已无大碍,儿子的癌症还在继续治疗。

谈及癌症,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痛苦和死亡。特别是现在压力大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现代人的癌症发病率不断上升,往往当人们察觉到身体的异样时,已进入癌症的中晚期……

所以,癌症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癌症生存率尤为重要。

陈万青

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负责多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如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肿瘤随访登记项目以及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年在国际著名顶尖专业期刊《癌症临床医生杂志上发表“中国癌症统计数据”论文为中国首次在该杂志发表,年在《柳叶刀—全球健康》发表了“23种主要致癌因素的归因风险”论文。筛查+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最有效途径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病,是2世纪中国乃至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肿瘤控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卫生战略重点。

通过制定国家肿瘤防治政策、增加投入、采取有效措施系统地开展肿瘤防控工作,可以预防40%的恶性肿瘤发生,并使/3的肿瘤发现于早期阶段并得到治愈,临床的规范化诊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国家卫生经济负担,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民健康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

癌症筛查现状

Q

作为肿瘤防治领域的专家,请您介绍下近几年我国肿瘤的发病现状以及防控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万青20世纪70~90年代,我国癌谱主要以发展中国家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主,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进入2世纪,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发达国家常见癌症也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肿瘤。目前,城市地区,尤其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已呈现出发达国家的癌谱特点。而农村地区,仍然具有发展中国家的癌谱特点。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高发癌谱向发达国家高发癌谱过渡时期,形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癌谱共存的局面,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Q

目前我国癌症筛查的现状如何?哪些癌症在做早期筛查?

陈万青我国早诊早治项目从年开始,目前我国的癌症筛查主要是以国家公共卫生项目形式进行推广。国家级癌症筛查项目有四个:一是年启动的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覆盖3个省、多个项目点;二是年启动的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该项目是卫生部、环保部联合在淮河流域地区开展针对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早诊早治项目;三是年由卫健委牵头在农村地区开展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最后一个项目是年启动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也是唯一一个面向城市居民的项目,目前已覆盖了29个省65个城市。以城市早诊早治项目为例,首先是社区人群经动员后先做问卷调查和三项生物学的检测,评估5类癌症的患癌风险,评价医院进行高危癌种的筛查,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随访和分级诊疗,这是一个全链条的管理模式。目前城市早诊早治项目已经完成了约万人群的风险评估,50多万人群的筛查,从检出率来看,筛查效果非常好,各个癌症的早诊率比临床发现的比例高很多。

Q

在国际上一些癌症发病的数据有下降趋势,我们国家为什么数据变化不大?

陈万青通过对我国部分肿瘤登记人群的癌症病例随访和生存分析发现,中国目前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偏低,低于美国和邻国的日本、韩国。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癌症的5年生存率刚刚达到40%,而美国癌症的5年生存率将近70%。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可回避的一点是,不同国家的癌谱分布不一样。欧美国家高发的肿瘤是预后较好的肿瘤,而我国高发的肿瘤都是肺癌、上消化道肿瘤、肝癌等预后较差的肿瘤。另外,中国的早期诊断比例低于欧美国家。我国临床诊治的病人以中晚期患者居多,这也是造成癌症5年生存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加强早筛早诊治

Q

我国高度重视肿瘤的早筛早诊,您觉得早筛早诊治具有哪些意义?

陈万青癌症的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在临床上,很多患者都等到已经出现医院就诊,这时候疾病往往都已经处在中晚期阶段。因此,我认为癌症筛查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早期癌症甚至是癌前病变,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癌症患者治愈的几率,所以早筛早诊是将来癌症防控工作的重点,也是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的关键。癌症三级预防体系包括: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加强科普宣传,通过减少和消除肿瘤危险因素的暴露、改变生活方式及习惯,实现“不得癌”的目标。二级预防强调“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使得了癌症,通过尽早发现,也能得到很好的治愈机会。三级预防实际上就是诊疗的过程,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和康复治疗,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针对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开展主要肿瘤的筛查,提高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的检出率,是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晚期肿瘤的发生,以达到降低肿瘤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目标。同时,加强健康宣传,针对明确的危险因素开展人群干预,降低致癌因素的作用,从而降低人群的恶性肿瘤发病率。

Q

请您介绍一下,一些常见的癌症可以利用哪些手段进行早筛早检?

陈万青国际卫生组织强烈推荐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四种癌症在人群中开展筛查,一是癌症发病率相对较高,二是目前有很好方法在早期发现,通过干预可以得到很好的治愈效果。结直肠癌最常见的检查方法是,先通过便潜血试验进行初筛,如出现阳性,再进行结肠镜检查。宫颈癌无论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测还是HPV高危型DNA检测都证实是有效的。乳腺癌一般采用乳腺X光或结合乳腺B超的筛查方法。肺癌筛查目前主要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Q

请您讲讲癌症筛查对于防治癌症有哪些具体的效果?

陈万青自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启动以来,在全国城市地区针对城市高发的五大类癌症——肺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和肝癌,开展危险因素调查、高危人群风险评估、临床筛查、卫生经济学评估和随访工作。至年年底,项目已覆盖全国29个省份65个城市,累计完成问卷调查万余例,评估出的癌症高风险人群万余例,临床筛查50万余人次,阳性或疑似癌症检出8万余例。建立人群癌症监测系统。通过现象分析原因,一些地区和人群癌症高发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在高发区也开展了很多流行病学调查,从饮食习惯、饮用水、土壤微量元素、生活习惯等等去找原因,找到了癌症发病率高的关键原因,根据原因去防治,这是防治癌症的一级预防的部分。

Q

您和您的团队发现避免23种致癌因素可以降低40%的癌症,能否请您分析一下,如何利用好这些因素,真正促进我国癌症发病率的下降?

陈万青癌症的病因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通常是多种因素、多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我们研究的这23种致癌因素是已知公认的与患癌相关的危险因素。我认为在我们知道存在这些患癌的背景因素的情况下,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肿瘤预防工作,比如说倡导控烟、限酒、多进行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等,这些行为都可以有效地进行一级预防,降低患癌风险。也就是说,目前国际公认这23种危险因素与45%的癌症有关,我们只要规避了这23种因素,就可以减少将近一半的癌症。这已经比仅仅说吃保健品、规律作息、多运动要好多了。癌症早筛的未来发展

Q

我国未来癌症防控重点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癌症发病真正意义上的下降?

陈万青目前,癌症死因前三位的是肺癌、肝癌、胃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53.38%。3-年间,恶性肿瘤生存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由30.90%增加至40.50%,但整体水平和美国比较仍偏低。美国通过三级预防的实施,目前出现发病率,死亡率下降,生存率较高,在癌症防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我国癌症防治仍有很大上升空间。首先,控烟工作。我国自3年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框架公约后的0年间(3-年),吸烟率有所下降,但吸烟人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0》估计,我国5岁及以上的现在吸烟者为3.08亿,因而,必须贯彻执行禁烟行动,落实控烟条例,积极推进控烟工作。其次,人群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仍面临较多的瓶颈问题。目前我国癌症筛查只在局部地区开展,且主要癌种筛查的人群参与率不高。例如居民对于结直肠镜的接受度较差,健康意识薄弱等原因,结直肠癌筛查的参与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其他常见癌如肺癌、上消化道癌等癌症均面临同样困境。与美国所取得的成就相比,我国的癌症防控现状十分严峻。如何有效控制烟草使用已十分迫切和必要。加大科普宣传,减少危险因素暴露,积极动员广大居民进行免费筛查。在政府政策的主导下,积极完善三级预防防控网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发病率、死亡率“双率共降”的宏伟目标。

Q

未来国家癌症中心在癌症筛查方面有哪些规划?

陈万青现阶段,国家癌症中心正在建设国家癌症防控平台,此平台将收集跟癌症相关的所有数据,包括中国肿瘤登记平台、国家肿瘤筛查平台、数据智能管理分析平台、国家癌症宣教平台、全民癌症防控健康平台。同时,国家癌症中心还联合各地区、各省建立国家级、区域级、地市级、县区级等四级肿瘤防治网络。筛查项目覆盖70多个城市、多个县、0多个社区。受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委托,国家癌症中心牵头并推动指南制定工作,已经完成了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的癌症筛查指南和标准,目前正在开展肝癌、消化道癌以及前列腺癌的筛查标准与早诊。未来,国家对于癌症筛查有完整的规划,首先,要构建国家癌症防控信息平台,有利于信息收集以及筛查病例的管理;其次,建立国家癌症筛查生物样本库,为我们做跟筛查相关的基础研究做准备;再次,开展国家级癌症筛查高等级科学研究,推进技术转化。大规模癌症筛查人群队列数据,包括高危评估数据、临床筛查/检查数据以及影像学数据,为今后精准防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每日聊天室:

四种癌症的筛查你有做过吗?

连续一周内在评论区出现三次

有机会获得神秘礼品噢

编辑白迪文WUDI新媒体编辑昀本文原载于时尚健康

ID:shishangjiankang22

封面明星|健康生活|名医|中医最贵族

美肤研究院|心理关系|吃不胖俱乐部|HPV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lzz/10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