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症状 >> 乳腺瘤症状 >> 正文 >> 正文

母乳显微放大1000倍是啥样真是一滴母乳

来源:乳腺症状 时间:2024/1/23

执笔:邹汉玲

编辑:刘颖娟

定稿:苏子后

都说母乳对孩子好,其实很多人也只知道它好,却不知道具体好在哪里。了解母乳营养质量的最直观方式就是用显微镜——

母乳放大倍是什么样?

一位研究人员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新鲜的母乳放到电子显微镜下,放大了倍观察,结果发现,母乳居然是“活的”。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

这位研究人员将母乳与奶粉进行了对比:

首先在外观上,母乳比奶粉要稍微黄一些,奶粉看上去更加白一些;

随后是粘稠度的对比,发现母乳要更加浓稠,倾倒时很容易就会出现断流,而冲泡出来的奶粉并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最后是将母乳放大观察,在倍的电子显微镜下,一个个圆形的小颗粒就呈现在让人们眼前,大小不一,但形状都是规整的圆形,并且在不停地运动,就像是很多活性物质的聚会一样。

这并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母乳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脂肪球和免疫蛋白、乳铁蛋白等,而在显微镜下活跃的就是这些分子(普通牛奶是没有这种分子活动的),正是因为它们的活跃,才能给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看到这个实验过程和结果,许多宝妈都有所感叹:

网友A:一滴母乳十滴血,看来也是有道理的。后悔从小没给娃喂母乳。

网友B:我家宝贝就一直喝母乳,一直喂到2岁多,现在身体倍儿棒。

网友C:之前看到一个夏天的实验,把几滴母乳滴在太阳底下,晒干后就会有血迹。

网友D:为我自己点赞,两个孩子都是我用母乳喂大的。

在评论区再次看到熟悉的一句话“一滴母乳十滴血”,似乎从很早就看到这句话,那么有科学依据吗?

真的“一滴母乳十滴血”?

首先这种说法是在我国封建时期就已经存在的,连李时珍都说“乳是阴血所造,生子脾胃,摄于冲任。”用现代语言来说,意思是产后的母乳是女性体内的阴血所化。

抱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在怀孕前,阴血变成红色的月经;怀孕期间,月经停止,阴血用于滋补胎儿;分娩后,阴血则用于造乳汁,从红色变为白色。也就是说,从怀孕到分娩,女性体内的气血一直都在大量亏损。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这是古代人们由于科技条件有限,对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匮乏,自然也就缺乏相应知识,看到女性怀孕到分娩后一直都处于停经状态,而在不同的阶段又多了胎儿和母乳,就误以为消失的气血用于养胎和产母乳去了。

母乳是怎样产生的?

生物学上经研究发现,一名成年女性的单侧乳房腺体包含15~20个乳腺叶,每个腺叶上存在若干个腺小叶,每个小叶又包含10~个腺泡,宛如倒着生长的树干和枝丫。

孕期女性体内激素开始发生变化,到孕晚期后,垂体开始分泌一种名为催乳素的物质,让腺泡开始分泌乳汁,为产后的哺乳做准备,由于此时孕妈体内的孕激素水平仍然较高,催乳素分泌受到限制,乳汁分泌会较少。

到分娩结束后,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并消失,此时医生会辅助宝妈开奶,在宝宝的吮吸下,垂体受到很大刺激,开始产生大量的催乳素来满足哺乳需求,而足够的催乳素能够促进腺泡分泌更多的乳汁。

总结一下就是,母乳是在女性体内激素分泌机制及外界刺激下产生的,并非是直接由血液转化而成。

母乳比一般牛奶强在哪儿?

1、母乳喂养的孩子免疫力更高

前文提到,母乳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以及大量免疫球蛋白,这种物质能够直接被胎儿完美吸收,增强自身免疫组织和系统的活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免疫力。

在出生6个月之前,婴幼儿身体发育并没有结束,一些器官和系统的抵抗力不足,十分容易生病,且生病也不易好,坚持母乳喂养能够给他们提供额外的免疫球蛋白和巨噬细胞,帮助增强免疫力。

6个月后,宝宝吸收足够营养后,自身的免疫系统会不断升级和完善,母乳能够起到的增强免疫力作用逐渐变得有限直到最后消失不见,这也是为什么6个月之后就要给孩子添加辅食的原因。

2、母乳喂养的孩子大脑更发达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乳糖、脂肪、牛磺酸等,既能满足宝宝大脑发育需求,还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突触和大脑皮层发育,起到提高记忆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的作用,因此人们常说吃母乳的孩子将来更聪明。

3、母乳喂养的孩子不容易过度肥胖

母乳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基本可以满足孩子6个月前发育成长的所有需求,其中一种名为不饱和脂肪酸的物质最适合宝宝肠胃吸收,是任何奶粉牛奶之类的东西无法替代的;

母乳中还含有大量分解脂肪、均衡营养的物质成分,能够帮助宝宝平衡体内脂肪成分,减少肥胖的可能。

另外,6个月前宝宝肠胃容量小,母乳就足够让他们吃饱,也无需过度喂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lzz/1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