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与转移是所有癌症的基本属性,其原因与过程错综复杂,但基本因素是内环境的变化。肿瘤没有适当的“土壤”则无生长、复发与转移的机会。故改善内环境,能有效降低其复发与转移的机会。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转移征象的案例。谢女士,47岁,确诊乳腺癌晚期,年3月谢女士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左乳有一个拇指大小的肿块,医院做病理穿刺确诊为浸润性癌,遂行左乳单纯切除及左侧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Ⅲ级,大小1.5cm×1.2cm×1cm,脉管浸润,神经未见侵犯,前哨淋巴结0/4。免疫组化:ER-、PR-、HER-2(2+)、Ki-67(80%+),FISH基因检测无扩增。排除化疗禁忌后行EC×4续贯T×4标准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无药物干预。
至年11月8日,谢女士自觉神疲乏力,出现手脚麻木,夜间难以入睡等身体不适症状,因症状已影响到谢女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加上担心肿瘤复发转移,谢女士整日坐立不安,最后在病友的介绍下前来寻求中医防复发转移维持治疗。
在看完谢女士此前所有的检查报告和治疗方案后,考虑到谢女士目前处于化疗结束后空窗期,而乳腺癌1-3年内复发几率较高,所以自拟乳腺癌培本消癌Ⅲ号方治疗,方以健脾补肾、调摄冲任为主,同时加入3-4味抗癌中草药治疗。
处方:芍药、鹿角片、仙灵脾、莪术、龙葵等十几味药。
年12月9日复诊时,据谢女士所述,服中药1个月后,已无明显不适,手足麻木较前缓解,精神状态较好,夜间睡眠时偶尔会容易惊醒,因此在原方基础上调整,加煅磁石重镇安神,以改善睡眠情况。
年1月8日三诊,据谢女士所述,服药后睡眠恢复正常,偶尔出现咳嗽情况,无咳痰,无发热恶寒,无鼻塞流涕。外院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肿瘤指标及乳腺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因此原方基础上随证加减,并嘱咐谢女士忌服燕窝、西洋参、大剂量维生素E等雌激素含量较多的保健品,注意放松心情,适当锻炼。随访至今,谢女士定期复诊随证加减药方,多次复查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征象。
改造内环境,降低复发和转移的机会!
手术、放化疗等方式杀癌能达到彻底清除癌症的目的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报道了2个相关的病例向我们阐明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位名叫玛丽安的苏格兰妇女得了一种名为肾衰竭的疾病,这是一种使肾脏无法过滤血液的严重疾病,会导致毒素在体内积聚。为医院做几次透析,玛丽安选择了肾移植。移植后的一年里,她差不多都能正常生活。唯一的限制是她必须每天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该药的目的正如其名字所显示的那样,是弱化人体内免疫系统的作用,以防止该系统对她赖以生存的移植器官产生排斥。又过了6个月,玛丽安感到移植肾的周围疼痛不止,最后经过检查发现,她得了一种严重的皮肤癌——黑色素瘤,而且癌症正以加倍转移的现象发展,即便医生尽一切的努力挽救玛丽安,但她还是在6个月后死去了。
此后的不久,再次出现了类似玛丽安这样情况的病例,当地的医生才开始予以重视,不再认为这是巧合。在进行一番深入研究后发现,玛丽安所移植的肾脏来自于一位曾患过黑色素瘤,并接受了长达15年的治疗后,宣称自己的癌症已经“彻底治愈”的患者。
这些研究也真正让我们意识到手术、放化疗的局限性,经过手术、放化疗治疗后的肿瘤患者,即便检查中未发现有癌细胞的存在,但很可能患者体内依然携带着微肿瘤,只是病人的免疫系统足够强大,体内的环境处于健康状态,抑制了微肿瘤的生长。而一旦体内的内环境再次遭到破坏,微肿瘤就会迅速回到了其混乱、富有侵略性的生长轨道。
显然,术后或放化疗后,抗癌之路并未真正结束,预防复发和转移是至关重要的,改善内环境,提高免疫力,就能有效降低其复发与转移的机会。
中医药的作用就在于能通过调节机体整体的机能,改善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恢复与重建人体阴阳气血平衡,消除其它治疗或疾病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及病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及延长生存周期。
一项《中药联合常规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远期转移复发率的影响》的研究表明,西医联合中医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年转移复发率为11.63%,而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5年转移复发率为25.86%,复发转移率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高出一倍多。可见,中西医相结合,全程管理,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和转移,给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小编猜你还想看:
高血压的克星找到了,开水时放一勺,降血压远离并发症它是高血压的“克星”,每天喝1杯,身体会“悄悄”收获喜人变化癌症的“特效药”找到了,平时多吃点,癌细胞不敢来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lzz/9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