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和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肿瘤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首位死因。随着大家对肿瘤认识的加深,大家对良性肿瘤已不再恐惧,而恶性肿瘤无疑是悬在大家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可能威胁人民健康。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良性肿瘤性情“温良”而放松警惕,部分部位的良性肿瘤如颅内、肾上腺等部位仍可能威胁生命或造成不良并发症,还有部分可能演变为恶性肿瘤,所以万不可掉以轻心。
恶性肿瘤也就是日常俗称的癌症,主要的表象是呈浸润性生长,容易扩散和转移。正是由于局部反复复发生长和随时可能发生的转移,导致诊断和治疗困难。在大家潜意识里面,癌症治疗效果差,花费大,也常常面临不治有违伦常,治则面临“人财两空”的境地,常常遭受经济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事实上,癌症在年即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慢性病”,许多肿瘤尤其是早期肿瘤的预后已相当好,如甲状腺癌、乳腺癌、喉癌、前列腺癌、皮肤基底细胞癌、鼻咽癌、早期口腔癌、白血病和淋巴瘤等。随着治疗方法的增多,尤其新的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问世以来,极大改善了晚期肺癌、头颈部包括全身其他部位鳞癌、乳腺癌等治疗效果,生存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患者已非常常见。而这除了现有治疗手段的不断优化,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科学家对癌症的本质和核心特征认识的不断加深,一些新的药物在临床上展现出“神奇”的效果。今天我们就跟着国际著名肿瘤学家一道,抽茧剥丝,掀开关于癌症的“红盖头”,并认识因此而衍生的诊疗靶标。
随着对癌症分子生物学的了解越来越多,年,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RobertA.Weinberg教授和时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DouglasHanahan教授(后就任瑞士实验癌症研究所主任,年搬至新总部Agora癌症转化研究中心)共同在顶刊《Cell》上撰文《TheHallmarksofCancer》,首次解密了癌症的六大特征(图1)。年,两人再次携手,更新为《HallmarksofCancer:TheNextGeneration》再次发布在《Cell》期刊,新增癌症四大特征,阐释了癌症的十大特征。今年初,DouglasHanahan教授再次在《CancerDiscovery》发文《HallmarksofCancer:NewDimensions》,再次新增了4个特征。该序列综述已成为当今肿瘤研究者的圣经,指引大家肿瘤研究的方向。
图1二位作者图片来自网络年的第一版《HallmarksofCancer》总结了癌症的六大特征(图2),分别是自给自足的生长信号、对生长抑制信号不敏感、逃避凋亡、无限复制的潜力、持续的血管生成、组织浸润和转移,这主要从癌细胞的特征来进行的总结。在年第二版中(图2),新增了四个特征,分别是细胞能量代谢的失控、逃避免疫清除、肿瘤促炎症作用、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和突变,并对部分概念进行了澄清,在这一版认识到除了癌细胞本身,肿瘤的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今年出版的第三版中,再次新增了四个特征(图2),分别是解锁表型可塑性、衰老细胞、非突变表观遗传重编程和多态微生物组,以进一步解释解释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治疗响应特性的机制。
图2节选和改编自该序列论文下面我们分别来盘点下这十四个癌症特征,并简单说明下其在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1自给自足的生长信号(self-sufficiencyingrowthsignals)简单来说,就是癌症细胞获得了持续的增殖能力,具体表现就是癌基因的激活。基于此开放了许多靶向治疗药物,如肺癌治疗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更新了三代,代表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奥西替尼等;治疗乳腺癌的HE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已经历了多代,代表药物包括赫赛汀、帕捷特、赫塞来等;治疗头颈部鳞癌和结直肠癌的西妥昔单抗等。
2对生长抑制信号不敏感(insensitivitytoanti-growthsignals)细胞除了接受生长信号的作用,也接受生长抑制信号的调节,肿瘤对生长抑制信号不敏感,就相当于汽车刹车失灵,不能很好地制动,在肿瘤中表现为抑癌基因失活。代表性药物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CDK4/6抑制剂,如阿贝西利、哌柏西利等。
3逃避凋亡(evadingapoptosis)细胞凋亡是为维持体内微环境稳定而主动采取的保护措施。肿瘤细胞往往会逃避凋亡,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累积。诱导细胞凋亡的Bcl-2抑制剂如维奈克拉在淋巴瘤、头颈部鳞癌等疾病中展现出一定前景。
4无限复制的潜力(limitlessreplicativepotential)正常细胞在一定数量传代后,会逐步衰老和死亡,而癌症细胞则可能突破传代限制,获得无限复制的能力。细胞寿命的度量衡是端粒,在传代后端粒会逐步缩短,而肿瘤细胞表达端粒酶,可不断延长缩短的端粒,使细胞拥有了无限复制的潜力。因此,引用端粒酶抑制剂是有希望的抗癌策略,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上市的药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持续的血管生成(sustainedangiogenesis)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创造了极好的条件。针对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也是最早用于临床的靶点之一,目前已有许多代表药物,包括贝伐单抗和各类小分子抑制剂如索拉菲尼、舒尼替尼、安罗替尼、阿帕替尼等,在肺癌、肝癌、甲状腺癌、头颈部鳞癌等展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6组织侵袭和转移(tissueinvasionandmetastasis)恶性肿瘤具有侵袭和转移的特性,这往往导致肿瘤治疗后疗效不佳,出现复发和转移。HGF/c-Met抑制剂可以有效对抗肿瘤侵袭和转移,目前已有较多c-Met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表现出前景,如赛沃替尼、特泊替尼等,还有多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卡博替尼也可抑制Met。
7细胞能量代谢的失控(deregulatingcellularenergetics)现多定义为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早在年前,德国医生、生理学家OttoHeinrichWarburg就发现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在利用糖代谢方面存在差异,这就是著名的Warburg效应,还获得了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近年来,肿瘤代谢异常再次引起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yzz/1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