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来看一个案例:
小云最近去做了个乳腺检查,拿到的报告结果是——
双侧多发结节,BI-RADSⅡ级,建议定期复查。
这下,小云慌了。
平时没发现有其他问题啊,怎么就患了乳腺结节?
她担心:这严重吗?会不会恶化?会不会……患上乳腺癌?
其实,像小云这样的情况,很多女性都会碰到,
接下来,就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的连臻强医生为咱们解答。
乳腺结节,是什么?
连臻强医生介绍道,其实,女性被查出乳腺结节的情况很常见,不需要过多焦虑。
一般而言,乳腺结节指的是临床不可扪及,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发现的乳腺肿物。
由于其体积小,通常没有明显症状。
会不会发展为癌症?
肿物一词,常让人联想到癌症。但其实,乳腺结节仅仅是对临床不可扪及的乳腺肿物的一个“称谓”,不代表病灶的性质。
乳腺结节常见于乳腺增生以及乳腺良性病症(如纤维腺瘤),也可为乳腺恶性肿瘤的良性表现。
连臻强医生指出,临床上绝大多数乳腺结节为良性病变。文献报道,仅1%~2%为乳腺癌。
而且,目前女性被检查出乳腺结节的概率还挺高的。
怎么知道乳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用超声或乳腺钼靶X线检查(以下简称乳腺钼靶)查出乳腺结节后,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影像学表现,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以下简称BI-RADS)进行分类(级)。
这就是为何,小云的体检报告上会出现“BI-RADSⅡ级”的检查结果。
连臻强医生介绍,BI-RADS共分为六个等级,其中,低于Ⅵ级的,基本考虑为良性。
●Ⅰ级、Ⅱ级:表示正常。像小云的Ⅱ级,只要保持每年复查一次,问题不大。
●Ⅲ级:恶性的概率≤2%,一般建议每3~6个月定期复查一次。
若患者年龄大于40岁,缺乏随访条件,肿块可摸到,且感到比较焦虑的,也可考虑进行手术活检,明确肿物性质。
●Ⅳ级:有异常,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根据恶变的可能性大小,其中还有a、b、c级之分。一般建议进行手术活检,明确肿物性质。
●Ⅴ级:考虑为恶性的可能性≥95%,应积极处理。
●Ⅵ级:已通过活检证实为恶性病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0级,说明该检查方式无法下结论,需进行其他检查。比如,做过B超的,可能还需要做乳腺钼靶或磁共振。
连臻强医生表示,对于像乳腺结节这类小肿物,唯一的治疗方法是做切除手术,药物治疗效果不大。是否需要手术,按上述分类(级)来评估。
超声查出结节,再做个乳腺钼靶,更放心?
40岁以下,Ⅱ、Ⅲ级的,一般没必要
有些女性不放心,觉得要再做一个乳腺钼靶,看得“更清楚”。
连臻强医生表示,一般40岁以下女性,BI-RADS为Ⅰ~Ⅲ类(级),不需要做乳腺钼靶。
尤其是年轻女性,乳腺组织较致密,超声发现乳腺结节或小病灶的敏感性,优于乳腺钼靶。
不过,对于年纪超过40岁的女性来说,腺体致密度下降,乳腺钼靶会更加清晰。如果比较焦虑,也可以做乳腺钼靶,该检查也容易发现一些潜在的恶性钙化灶。
“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可每隔1~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有利于对乳房进行更充分的评估。”
作者/
文晓英连臻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编辑:西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yzz/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