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症状 >> 乳腺病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1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

来源:乳腺症状 时间:2019-4-3

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的概念、病名、分类及形态学诊断标准是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一大难题。乳腺肿瘤病理学类型中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主要包括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腺病及纤维腺病,其中囊性增生病包括囊肿、导管上皮增生、乳头状瘤病、腺管型腺病和腺上皮细胞大汗腺化生。

(1)囊性增生症:囊性增生症是乳腺中、小导管或末梢导管上皮不同程度的增生和乳腺导管管腔不同程度的扩张,且常伴发结缔组织改变的多种形态变化的综合病变,多见于40岁左右的女性,青春期及绝经后期则少见。在囊性增生症的5中病变中,癌变只见于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和乳头状瘤病两种病变中,囊肿、腺管型腺病和腺上皮细胞大汗腺化生3种病变均与癌症无关。

病例1

患者女性,46岁,发现双侧乳房肿块2周。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大小约3.0cm×2.0cm的肿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晰,活动度好,有触痛,与皮肤稍粘连。右侧乳房内上象限触及大小约3.0cm×2.5cm的肿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晰,活动度好,无触痛,与皮肤无明显粘连。

超声检查:双侧乳房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暗区,左侧较大者约2.0cm×1.4cm,位于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右侧较大者约2.5cm×1.5cm,位于右侧乳房内上象限。其中左侧乳房较大者囊性暗区囊壁增厚、毛糙,透声尚可,后壁回声增强。CDFI显示:囊性暗区腔内血流信号0级,左侧乳房最大囊肿囊壁血流信号II级。

超声诊断:1、双侧乳房囊性增生症;2、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囊肿合并感染。

术后病理结果:1、双侧乳房囊肿;2、导管上皮增生;3、大汗腺化生;4、乳头状瘤病;5、腺管型腺病。

A、B、超声灰阶显示:A示乳房内囊性暗区;B示左侧乳房较大囊性暗区囊壁增厚、毛糙,透声可。

C、D、E、F、病理光镜显示:C示病变区域囊肿、大汗腺化生;D示乳头状瘤病;E示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F示腺管型腺病改变。所以声像图显示双侧乳房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暗区。

G、病理光镜显示:较大囊肿纤维性囊壁增厚,周围间质内见炎症性反应,囊腔内见泡沫细胞。所以声像图显示较大囊性暗区壁增厚、毛糙、透声尚可。

H、CDFI显示:左侧乳房较大囊肿囊壁血流信号II级,囊腔内血流信号0级。

分析

虽然在囊性增生症的5种病变中,癌变只见于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和乳头状瘤病两种病变中,其余3种病变均与癌症无关。但超声难以细分囊性增生症的5种病变,所以对囊性增生症的患者都应该注意密切随访,当乳腺内出现钙化灶和(或)不规则低回声结节时,应高度警惕是否有乳腺癌的发生。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囊肿很薄,特别是较大的囊肿,被覆扁平上皮,或上皮完全缺如,仅见厚的纤维囊壁。这种囊肿可以破裂,内容物溢出引起周围间质内炎症性反应,临床触诊可以见酒窝征,X线显示毛刺征,易误诊为乳腺癌。对于囊肿合并感染着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增厚的囊壁级囊腔内的无回声区,CDFI显示血流信号仅出现在囊壁,囊腔内血流信号0级,容易与乳腺癌鉴别。

(2)腺病:腺病是乳腺小叶内末梢导管或腺泡数目增多、小叶内间质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而形成的一种良性病变。可单独发生,亦可与囊性增生症伴发。本病均在小叶增生的基础上形成,多见于20-40岁女性。

病例2

患者女性,42岁,发现左侧乳房肿块1年。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大小约6.0cm×5.0cm的肿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活动度可,无触痛,与皮肤无明显粘连。

超声检查: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腺体层见大小约7.8cm×2.2cm的低回声结节,椭圆形,边界尚清晰,未见明显包膜回声,后方回声未见衰减。结节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见扩张的导管回声,未见钙化灶。CDFI显示:血流信号I级。

超声诊断:左侧乳腺增生结节。

术后病理结果:左侧乳腺腺病。

A、B、超声灰阶显示:结节呈椭圆形,边界尚清晰,未见明显包膜回声,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其内见导管扩张。

C、病理光镜显示:乳腺小叶内末梢导管数目增多,小叶内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部分区域末梢导管扩张。所以声像图显示结节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见扩张的导管。

D、CDFI显示:结节内部血流信号I级。

病例3

患者女性,48岁,发现左侧乳房肿块2天。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大小约5.0cm×4.0cm的肿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活动度尚可,无触痛,与皮肤无明显粘连。

超声检查: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腺体层见大小约2.6cm×1.8cm的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见不规则突起,后方回声轻度衰减。结节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结节边缘见高回声光斑。CDFI显示:血流信号0级。

超声诊断:左侧乳腺增生性结节。

术后病理结果:左侧乳腺腺病。

A、超声灰阶显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后方回声轻度衰减,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

B、病理光镜显示:乳腺小叶内末梢导管数目增多,小叶内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失去原有的疏松状态。所以声像图显示结节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后方回声轻度衰减。

C、CDFI显示:结节内部血流信号0级。

分析

病例2属于腺病的早期阶段,需与纤维腺瘤相鉴别,鉴别要点为是否有包膜回声;大多数纤维腺瘤边界清晰,具有纤细的包膜回声;而腺病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确分界,部分腺病挤压周围组织形成声像图上较清晰的边界,但无包膜回声。

病例3属于腺病的中晚期阶段,需与乳腺癌相鉴别,鉴别要点:1、毛刺:乳腺癌相周围组织扩散形成特异性的毛刺征,由癌床带、炎性细胞浸润带、结缔组织增生带共同构成一个根部粗、尖端细的齿状致密影;腺病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确分界,声像图可以显示不规则突起,但不具有根部粗、尖端细的毛刺特点。2、恶性环:乳腺癌肿块周围见厚薄不均匀的高回声环,乃肿块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反应的声像图表现;腺病周围无恶性环。3、血流信号:大部分乳腺癌血流信号为II-III级;大部分腺病血流信号为0-I级。

尘小七

请点下文中广告,文章底部广告!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体系
白癜风的最初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bdzz/4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