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及网上咨询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哺乳期脓肿患者是发病后1周甚至是1个多月了,在外面折腾了很久弄不好,或者局部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了,医院就诊。其实,他们好多人在发病后不久的乳腺彩超报告上已经提示化脓,或者当时仅仅是个积乳囊肿,但那些不专业的人士的建议就是“堵奶了、热敷、揉散、让孩子吸”等,最终越揉越恼火,越来越严重。
那么妊娠期和哺乳期什么情况下需要做乳腺彩超?彩超发现什么的样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如何早期发现乳腺脓肿,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闲言少叙,那么我们今天就先来谈谈在妊娠和哺乳期什么时候需要做乳腺彩超?
做乳腺彩超的时机
1、建议孕前常规做乳腺彩超,如彩超发现乳房异常回声团(低回声、无回声、囊性回声等),咨询乳腺科医生,如无需特殊处理,建议妊娠期间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乳腺彩超,如发现BI-RADS4类以上的肿块(参考《乳腺科门诊日志(二)》),必要时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术,明确诊断,排除乳腺恶性肿瘤。(参考《乳腺空芯针穿刺是个啥?》)
2、在妊娠期突然出现乳房局部疼痛,短时间(2-5天)出现肿块,并迅速增大时,需要及时到乳腺科就诊,让医生判断是否为妊娠期乳腺炎(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炎),是否需要治疗。并定期行乳腺彩超检查,了解有无脓肿形成,必要时穿刺抽脓或行乳腺肿块空芯针穿刺活检术,明确诊断,排除乳腺恶性肿瘤。
3、在哺乳期发现乳房肿块,乳汁排出不畅,请找到正规的母乳指导师,在其帮助下科学评估护理,如48小时后,肿块仍无法消除的,不论是否有发热等症状(脓肿形成一般不发热),医院就诊,行乳腺彩超检查,了解肿块性质。
结果判读
一张标准的乳腺彩超报告由:基本信息、超声图像、超声描述、BI-RADS分类(或分级)组成,有些超声科医生会根据经验,加入超声诊断,如纤维腺瘤?囊肿?炎性改变?脓肿?等,让医生结合临床做出正确决策。
现在,我就哺乳期乳腺超声常见的异常影像做一简单介绍,大家切不可对号入座、自我诊断,而是知道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求助什么样的人,以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解除病痛。关于乳房检查的BI-RADS分类,请参考《乳腺科门诊日志(二)》。
囊性无回声哺乳期发现乳房内单发或者多发囊性无回声,且对应部位没有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一般考虑“积乳囊肿”,说白话就是“奶泡”,这些小“奶泡”是由于导管局部堵塞,乳汁淤积被包裹形成,一般是无法通过乳管排出,绝大部分在哺乳期结束后就自行吸收了。
病例分享:曾经遇到过一位妈妈,在哺乳期发现7.0cm*5.0cm*4.4cm的囊性回声,局部无红肿痛的症状,不考虑脓肿,就建议她不要去揉了,该怎么喂怎么喂,哺乳结束后定期复查彩超,观察它的吸收情况。哺乳结束后1年,最终形成一个3.0cm*2.0cm的实性积乳囊肿(内容物为豆渣样物质,无法继续被身体吸收),患者觉得3.0cm的肿块在她乳房里感觉很不舒服,所以她要求做微创手术切除了事(其实是可切可不切,因为目前没有文献表明积乳囊肿会癌变),切出来的东西就是那些黄白色的豆渣样物质。
不均质回声区——炎性改变当你的乳房局部出现明显疼痛,伴或不伴乳房肿块,伴全身的畏寒(怕冷)、发热(发烧)、寒战(冷得发抖),或伴全身乏力、酸痛,类似于感冒的症状,血常规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升高,彩超发现疼痛区域不均质回声改变,未见明显无回声,伴或不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一般考虑哺乳期乳腺炎所致的炎性改变。进过抗感染治疗,保持排乳通畅,上述改变通常会恢复正常,只有少数会在治疗过程中局限化脓。
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患者治疗出院时常常问我们,“医生,我就可以出院了吗?我原先的地方还是有一个硬结,只是现在不像之前那么红肿,也不疼痛了,穿刺也没有什么脓了,那个块怎么办?”。我们的回答是“凉拌”。这时候的彩超多提示不均质回声改变,没有明显的液性暗区(提示有液体),正确的处理就是对它“冷处理”,不热敷、不按摩、不乱想,密切观察,等待它自行吸收。这个时候“时间就是良药”。绝大部分自行吸收了,极少数会复发。
病例分享:有一位给我印象挺深的患者,她在产后20多天的时候,发现右侧乳房外侧9、10点钟位置有两个大小均约4.0cm*3.0cm的肿块,局部红肿痛明显,现在5多天了,越来越明显,超声提示不均质回声区,内有少许液性暗区,第一次穿刺仅仅抽出不到2ml黄绿色粘稠脓液,后来彩超就看不到里面有东西了,穿刺也抽不出来,经过抗感染治疗,她的局部红肿痛缓解了,就出院了。后来她没有回来复查,也就不知道那两个硬结吸收的怎么样了,我还一直挺担心复发。8个月后,也就是她产后9个月,她又因为哺乳期乳腺炎入院,这次是左侧单纯发炎,没有化脓,我查体的时候发现她右乳那两个硬结已经吸收的无影无踪了,彩超也没有发现一丝痕迹。她说出院后就按照我交代的“冷处理”,继续该怎么喂怎么喂,大概一个多月后,肿块就逐渐吸收的没有了。
不均质低弱回声区或可见细密点状回声流动——脓肿为什么同样的不均质回声区,这次就成脓肿了。如果你的乳房局部硬结已经很久(目前遇到的最快脓肿形成时间是48小时),而且经过正规母乳指导护理后仍无法缩小,或者你经历过多次不正规的暴力按摩,乳腺彩超发现不均质低弱回声区,有些甚至可以看到细密点状回声流动,基本可以诊断乳腺脓肿形成。此时你可能会纳闷儿,我全程都没有发烧,我的乳房也不红不肿,我甚至都不觉得怎么疼痛,怎么会就化脓了能。
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壁,它是炎症局限的表现。典型的体征是局部红肿热痛可扪及波动感,甚至自行破溃(如上图),但这只有在浅表的脓肿上可以看到,对于乳房深部的脓肿,乳房表面往往看不出红肿,甚至疼痛感都要轻些。所以不要非得等到症状典型了,才认为是哺乳期乳腺脓肿,必要时做一次超声引导下诊断性的穿刺抽吸,明确诊断。
病例分享:据我所知,我们科室完全通过穿刺治疗好的最大的乳腺脓肿患者,是田医生主管的,第一次抽出ml黄绿色脓液,看看田医生留的图片就知道有多恐怖了,当时来的时候双侧完全不对称,表面红肿明显,局部有要破溃的迹象,没有明显波动感,患者胀痛明显,她的脓肿位于乳房的后间隙(乳房最深处与胸大肌之间的空隙),所以范围很大。经过6次超声引导下的脓肿穿刺冲洗引流,彻底治愈,看看出院时的照片,双侧还是明显不对称!右乳因为脓肿破坏了很多腺体组织,所以治疗后明显比左乳缩小了好多,乳头也不在同一水平。
(感谢田春祥医生提供资料)
总结
1、囊性回声
如果你只是发现乳房里有一些单纯囊性回声,局部又无红肿热痛,只要不影响你哺乳,就安心喂奶,等到哺乳结束后定期复查彩超,观察它们的吸收情况,必要时手术切除。
2、不均质回声区——炎性改变
如果你是单纯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患者,彩超提示疼痛部位不均质回声,请不必担心,抗感染治疗过后绝大多数都可以恢复正常,只有少数会在治疗期间局限化脓。
如果你是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患者,对于脓液引流干净后的那个硬结“冷处理”,不热敷、不按摩、不乱想,密切观察,安心哺乳,时间是最好的良药,绝大多数可以吸收,仅有少数会局部复发。
3、不均质低弱回声区或可见细密点状回声流动——脓肿
如果你在哺乳期,乳房局部硬结已经很久(超过48小时),而且经过正规母乳指导护理后仍无法缩小,或者你经历多次过不正规的暴力按摩,乳腺彩超发现肿块处为不均质低弱回声区,有些甚至可以看到细密点状回声流动,基本可以诊断哺乳期乳腺脓肿形成。及早就医,穿刺抽脓,抗感染治疗。
推荐阅读哺乳期乳腺炎:如何预防如何诊断
如何治疗
致病因素
反复高热不退
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哺乳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
穿刺后能不能哺乳
哺乳期乳腺脓肿“养成记”
脓肿穿刺引流
月子妈妈被迫回奶
解读哺乳期乳腺超声母乳喂养相关:手挤奶的关键
乳管堵塞
乳房肿胀
积乳囊肿
减乳策略
排乳原理
催乳师(一)
催乳师(二)
月子中心
反复堵奶
孕期囤货
哺乳期营养
生理性乳胀
吸乳器使用断奶与残乳:科学断乳
“残奶”人人有,避开智商税
我去“排残奶”乳房保健相关科普:副乳
乳房痛
纤维腺瘤
乳腺囊肿
泌乳性腺瘤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
乳腺钼靶
就诊需知
空芯针穿刺
孩子没乳房
BI-RADS分类非哺乳期乳腺炎:案例一
案例二
病因
早发现
如何诊断
激素治疗注意事项郑重声明:文末出现的任何广告(包括奶粉及母乳代用品),均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jjzz/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