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一个一些朋友看了莫名其妙,一些朋友眼睛一亮马上往下看的标题。
因为前面那些朋友没遇到过一件事,而后面那些朋友遇到过。
什么事呢?
比如说,一位A女士现在想投保一款定期寿险,她选中了一款产品。A女士之前曾经得过乳腺结节,有一年多没复查过了。
A女士投保时,进入健康告知,看到的是这样的页面:
仔细看了一遍,没有提及乳腺结节。
然而A女士出于好奇,点击了部分为是,想进入智能核保看一看。
然后她却发现,智能核保里有乳腺结节的核保流程,并且还有一定的要求:
当A女士第二个问题点否时,
跳出了以下核保结论:
A女士非常疑惑,健康告知里并没提到乳腺结节,但智能核保里却有,这是怎么回事呢?从智能核保来看,自己是无法通过核保的,那么自己到底能不能买这款产品呢?
相信会有一些朋友有这样的疑问的,今天保大师就来为大家说明这个问题。
本文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健康告知的原则
2、什么是智能核保
3、投保时健康告知和智能核保的关系
4、关于大数据风控
5、保大师总结
我们这就正式开始今天的疑问解读。
健康告知,是投保时一页类似调查问卷一样的东西,你需要仔细看,确认自己是不是完全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上文中保大师已经为大家展示了一份典型的定期寿险的健康告知。
下面展示一份典型的重疾险健康告知:
再展示一份典型的医疗险健康告知:
可以看到医疗险通常比重疾险会多问一些近期的医疗行为和检查结果方面的问题,不过现在有些重疾险也会问了。
意外险的健康告知通常简单一些,对健康状况的要求比重疾险和医疗险低很多,更多是问及职业:
如果你看到某款意外险的健康告知对于疾病的问询相对多了一些,那多半是因为这款意外险含有猝死责任,某些疾病相对容易引发猝死。
在四大人身健康类保险里,一般来说,医疗险的健康告知是最严格的,意外险的健康告知是最宽松的。无论投保哪一种,请大家严谨对待,仔细阅读,如实告知。
1、有问必答
对于有既往病史的朋友,我们不用特别担心,在核保时,保险公司会根据产品特性,适度接收一些高风险的客户。但如果你在投保时故意隐瞒了,那么大概率要出现理赔纠纷了。
2、不问不答
对于没有涉及的内容,我们不需要做回答。例如,保险公司在健康告知里没有询问你是否有过乳腺结节,也没有提到近期的检查异常,那你也不需要主动告诉保险公司。
3、怎么问怎么答
不同的产品健康告知问询方式不尽相同,我们只需要根据问题来作答就行了。比如说,询问两年内是否有过住院史,如果你在三年前有过住院经历,我们也只需回答否就行了。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问你什么,就如实回答什么,没主动问你的,不必说。
智能核保是人工智能的杰作。原本线上保险产品都是一刀切的健康告知方式,只要健康情况不完全符合要求,就不能投保。这使得大量有意愿投保但是不符合健康告知的群体,失去投保资格。
智能核保是修补这个BUG(漏洞)的工具。通过不同的疾病,问一些选择题,一步步得到能否投保的结论。
如果有甲状腺结节、脂肪肝、乙肝病毒携带、乳腺结节等小问题,通过进入更加具体的核保通道,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或同意免责、加费等相关条款,还是可以继续投保。可以说,智能投保给带病投保提供了更加简单、快速的方式。
下面我们还是以乳腺结节为例,走一遍智能核保流程,看看投保某款重疾险,不同的情况在智能核保会得到怎么样的结果。
首先仔细看健康告知:
问及结节,乳腺结节自然也算,如实点部分为是进入智能核保。
找到自己的疾病大类,再选择小类。
然后就会开始提问了,每一步,不同回答,接下去的问题都不同,这是一个设计好的核保系统。什么样的情况对应什么样的结果是早已确定的,智能核保是为了确认你属于哪一种状况。
这是第1个问题,请根据自身实际点击是或否。
如果第1个问题回答否,会进入下一个问题,如下。
如果选择有,且有明确分级,则再进入下一个问题。
如果选择了1级、2级,则跳出核保结论:
智能核保结论是正常承保。这说明通过智能核保,你可以正常投保该产品,且已经做到了如实告知的义务,恭喜你可以马上投保了。
如果选择了3级,则跳出核保结论:
智能核保结论是除外承保。如果你接受不保障乳腺癌,那么可以马上在线上投保这款产品;如果你不接受,那么可以换一款产品或者走人工核保试一试。
如果选择了0级、4级及以上,则跳出核保结论:
智能核保结论是拒保,说明你已经无法通过智能核保投保这款产品。这时你就应该换一款对你的疾病核保更宽松的产品;如果你真的对这款产品情有独钟,那可以试一试走人工核保看看。
以上每一步不一样的回答接下来会引出不一样的问题,但最后都会给出正常承保、除外承保、加费承保、拒保的其中一个结论。
需要强调的是:
每一款产品的健康告知都是不一样、都是针对市场各有倾向的,智能核保亦然。同样的疾病,同样的选项,不同产品的智能核保结论不一样也很正常。就拿上面最后一步来说,乳腺结节0级,上面这款产品直接拒保,但很多产品可以除外承保,也有个别产品甚至可以正常承保。
这就是挑一款合适你的产品的重要性。
这也说明,你最好找一位专业的代理人,TA比你更清楚什么健康问题对应什么产品是比较宽松的,可以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智能核保是不留记录的,不用担心智能核保拒保影响未来投保。
现在我们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健康告知里并没提到某一疾病,但智能核保里却有,这是怎么回事呢?该怎么处理呢?
保大师来解释一下:
健康告知,一定是针对某款产品个性化的,是针对这款产品发生效力的;
而智能核保不一样,它不是针对某款产品特别定制的,有可能出现不同产品甚至不同公司使用同一套智能核保系统的情况。
但是同样的智能核保系统,健康告知不一定一样,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不同的产品针对不同的人群而将健康告知设计得各有偏重是正常且合理的事情。
因此,不但可能出现健康告知里并没提到某一疾病,但智能核保里却有的情况;同样可能出现健康告知里提到了某一疾病,而智能核保里找不到该项疾病的情况。
现在保大师要抛出今天的核心结论,也是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了!
当健康告知和智能核保发生矛盾时,以健康告知为准。
将来万一发生关于如实告知的理赔纠纷,有法律效力的是该产品的健康告知、保险条款(主要是免责声明)的文件内容。
再说的具体一点:
如果健康告知里提到了某疾病,但智能核保里没有该疾病,不可以直接投保!请联系人工核保或是直接换一款产品。
如果你有的健康问题健康告知里全都没有提及(请注意关于近期住院、手术、检查结果异常、服药的要求以及免责条款里的既往症),那么请直接投保!不必管智能核保。
如果健康告知里提到了某疾病,智能核保里也有该疾病,那么这种情况下以智能核保的结果为准。如果是上面的第三种情况,即通过健康告知问及异常从而进入智能核保(这种情况一般还是占多数的),以智能核保结果来判断是否能投保,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就是智能核保中提到的检查,务必全部完成,提到的数据,必须明确有。
什么意思呢?我们实际举例来看:
一位B男士以前在体检中查出过甲状腺结节,然后半年内做过超声检查,无明确分级,现在要投保某款重疾险,健康告知问及结节,因此进入智能核保。
走到了这一步:
这里提到了3项要求,注意,必须要3项明确都满足才可以点击“是”。假如其中一项在之前的检查报告中不明确,比如不知道是否“边界光滑或清晰”,医院针对性重新检查,一定要得到确定的结果。否则,未来出险,保险公司做理赔调查时,可能会针对这一点质疑,从而发生理赔纠纷。
再看一个例子,C先生曾诊断出乙肝小三阳,投保一款产品,遇到智能核保问题如下:
C先生必须确保这上面提到的所有检查都做过了,上面提到的所有数据之前的报告上都有,且都符合要求,才可以点击“是”。万一在中间那堆一般人都看不懂的肝功能检查数据项目中缺少任意一项,医院重新检查。
保大师顺便说一下大数据风控的问题。
可能最近会出现一些明明身体非常健康,健康告知也完美符合,结果被拒保的情况。
感觉莫名其妙被拒保,还没处讲理。
这种事情的原因,来自保险公司的大数据风控系统。
当我们把身份证号输入提交后,大数据风控系统就会得到我们的各种个人数据,比如过往就诊信息、过往申请理赔记录、甚至互联网行为(比如是否搜索过带病投保、骗保、某疾病治疗方法等)。
各种数据,分类赋予一定赋分比重,得到一个评价分数,如果分数异常,就会被判定为承保有较大风险,就会拒保。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细思极恐?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不再是隐私这也不是你我最近才知道的,再深入说下去,那要说到网络科技去了,已经不是保大师负责的领域了。
现在的大数据风控系统出于初始阶段,不是很成熟,如果出现误伤是难免的。
从理论上说,出现被风控拒保,是可以申诉并申请正式核保调查的,但是该过程很烦琐,且没有必成功把握。而且,风控拒保和智能核保拒保一样,目前是不留记录的,不影响未来的投保,但是正式核保被拒保,那就要留下可能影响未来投保的拒保记录了。
因此保大师个人建议,被风控拒保,就直接换一家公司的产品。现在好产品越来越多,真的不是只有那么几款产品值得买。
健康告知是我们投保时绕不过去的一关,一定要认真严肃对待。目前在各保险公司的理赔申请中,平均获赔率达到97%以上,在那不到3%的拒赔里,未如实告知是排第一的原因。
但我们没有必要对健康告知过于谦卑,健康告知主动问的,我们必须如实告知,健康告知未主动问的,我们没有必要告知,否则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健康告知和智能核保内容有冲突时,以健康告知为准。
如果健康没问题莫名其妙被拒保,可能是被大数据风控拦截了,这种情况下,保大师个人建议换一款产品就好,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yzqzz/1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