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乳腺症状 >> 乳腺炎早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手术机器人时代已至达芬奇Xi在协和

来源:乳腺症状 时间:2025/5/19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3日讯 “Xi”的本事可大了!3D视野更加清晰逼真,手术操作空间更大,创口以毫米计,其精准度更便利于复杂手术……3月3日,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简称“Xi”)医院“上岗”,这也是该院拥有的第二台手术机器人。当日上午,在“Xi”的辅助下,小儿外科主任汤绍涛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4岁女童完成腹膜后淋巴管瘤切除术。据了解,医院自年在全省率先引进达芬奇机器人,至今已完成近例,位居全省前列,这也意味着武汉“微微创”手术步入“快车道”。

医院,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现场。

操作空间更大更便利于复杂手术

3日,开启首台机器人手术的是汤绍涛教授团队,患者则是4岁女童琪琪(化名)。琪琪自出生就发现腹膜后长有淋巴管瘤,医院切除。4年后,琪琪腹膜后再次长出两颗体积如鹅蛋大小的瘤体,上下紧紧包裹挤压着左肾。考虑到继发性瘤体积和位置的复杂性,以及患儿手术伤疤恢复的美观性,要求手术操作必须极为精细谨慎。汤绍涛主任为琪琪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在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实施微创手术。

上午8时30分,在“Xi”的辅助下,汤绍涛教授团队与手术室、麻醉科等多学科共同开启手术,手术不到3个小时完成。汤绍涛教授谈术后体会:“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能为医生提供更清晰、逼真的人体3D视野,放大手术视野;同时由于机械臂体积更小,手术的操作空间更大了,更便利于复杂的手术。”汤绍涛教授说,新一代机器人的4只机械臂可旋转度,是人手活动范围的3倍,创口仅在8毫米左右,使琪琪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更安全,术后3日就能出院。此前,该团队曾创下借助“达芬奇”为出生7天、体重克婴儿成功进行食管闭锁手术的纪录。

将意味着机器人手术时代的到来

当日,泌尿外科章小平主任、蒋国松教授团队,胸外科廖永德主任、王思桦教授团队也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共完成12台。

主刀医生不需要上手术台,采用无线遥控操作,甚至在异地操作,实现远程手术。

“‘达芬奇’非常适合完成具有高挑战性、高风险性的泌尿外科手术,截至目前,泌尿外科已完成约例。”章小平主任现场介绍,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自带高级智能图像处理功能,图像更加高清立体,进一步提高了体内血管及肿瘤的分辨能力;拥有4个可旋转度、具有7个自由度的仿生机械臂。机械手臂更小更轻,可进行更复杂困难的多象限手术。

自年开始,医院泌尿外科、小儿外科、胸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胰腺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妇产科等在内的十余个学科已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该院手术室党总支书记吴荷玉见证过无数台“达芬奇”手术的成功,她表示:“未来,将还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等多个学科将投入到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这意味着机器人手术时代的到来。”(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通讯员聂文闻 陈有为 刘坤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weilisi.com/rxyzqzz/11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